心想生語錄【苦難即禮物】
摘錄自【知行合一傳習社 2023.06.03】
我們有的人會想:一旦良知光明了,我就應該沒有磨難了。一旦良知光明了,我就應該一切都是風調雨順的。一旦良知光明了,我應該就是四海生平,人生就是光明大道,就像天堂一樣自在了。
好像應該是達到這么個境界,如果不是這種境界呢?表示我的修為還不夠,或者呢,好像就修偏了。
要知道,你在致良知的過程中,苦難或者說磨難,或者說考驗是可能隨時發生的。
也就是說,你不要指望說我不斷的致良知,我人生就沒有煩惱了。
煩惱即菩提嘛,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了。它是一體,它不是兩個東西,它是一個,就像硬幣的兩面是一樣的,你缺了一面都不是硬幣。
煩惱即菩提,苦難即禮物。
所以,那就意味著什么,你在致良知的過程當中,你還是會有很多功課要做的。外在還是可能會發生事情,引起你的情緒,帶給你功課。
那你說它為什么會發生?
還是因為你惡的種子沒清理干凈。良知它會為你安排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在你能承受的范圍之內,讓它發生。
你承受不了的時候,它也不會發生。
也就是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給你多大的舞臺,給你多大的事業或者成就,你就相應的要承擔多大的煩惱。
你化煩惱為菩提了,就擴容了,就提升了。
大煩惱大菩提,小煩惱小菩提。大磨難大禮物,小磨難小禮物。相輔相成的。
所以,你不想承受大磨難,你就不能有大的禮物。不能承受大煩惱,就不會有大的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