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煩好煩,老婆家里人都不滿意我,活的好累?!?/p>
前幾天在后臺收到塵埃的消息,一時間不知道怎么給他回復。
02
想起之前有一年暑假的時候海道給我發的這樣一條微信?!盎畹恼鏌o趣,沒開始,感覺就要結束了。”
當時嚇得我趕緊放下手上的東西,問他是不是想不開啊,心情不好啊,怎么突然這么說。
“我只是覺得生活太過單調,每天千篇一律,上班下班,回家吃飯,一抬頭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有時候挺羨慕你的,覺得你這個年齡是真的好,什么都不用在意。”
話題太過沉重,我能做的就是按照雞湯文的雞湯給他煲雞湯喝,其實我們心知肚明,這根本就沒有什么用,世界不是你要的皆是真善美。
其實,相比于大學畢業還在各個招聘會投簡歷的大學生,面臨著一句“我們只要985211的學生?!?/p>
海道簡直太幸運,他家庭環境不錯,大學的時候一個月家里零花錢也給的有小幾千。
大學畢業后走著爸媽給鋪好的路,找了份穩定的工作,每個月拿著死工資。
過慣了大手大腳的日子現在要他學會節儉,從無秩序的生活變成有秩序的生活。
有秩序的生活意味著無味,他覺得自己這一生可能也就這樣了,之后買房,還房貸,結婚,生孩子,每天生活一樣,累死累活的上班,發了工資又要還各種貸。
“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離開。”
03
海道跑去了一座極度排外的城市。
上海。
最初朋友圈動態由每天三四條“怎么成為一個智者”這類的毒奶,看的人想屏蔽他。到后來徹底消失在了朋友圈中。
直到上一次我做的那個關于努力的意義的互動,他才現身。
他跟我留言說:
“給女朋友買了3000多的禮物,窮的泡面都不敢吃,日子就那么過來了。現在我們倆坐標上海,我月薪7k+,女朋友比我高。最近我開始自學python。沒啥,一直寵著她,以后也想讓她過好日子。”
我問他你過得還挺好。
他跟我說好什么呀,我倆一個月的工資連上海浦東新區一平米都買不起,出來了才知道日子多么難熬,你看這么社會厲害的人這么多,我算個雞毛毛。
當初出來就是覺得自己畢業了,不該再花父母的錢。
我問他后悔過沒。
他跟我講:沒有,因為那種生活雖然穩定,但是看不到希望?,F在的所得是憑自己跑過的路,聊過的唾沫,喝過的酒拿到的,所以總會相信自己還能更好一點。
04
讓我想起了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
這本書最開始講了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都有工作,工資也不少,他們覺得自己前途光明。生了一個孩子,買了一個房子,花費更多所以要更努力工作,然后他們都升職并且加薪了。
他們換了一棟大房子,但要繳納的房地產稅,社會保險稅和其他稅也上升了,賺了很多但是錢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等孩子們長大了,又要為他們上大學和自己的退休金存錢了。
這對快樂的夫婦,在35歲后就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
他們不僅為老板工作,還要通過繳稅為政府工作,通過償還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為銀行工作。
接著,他們勸告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然后找個安穩的工作或職業。他們終生辛苦的工作,他們的下一代又重復相同的過程。
這個理論在全書中被稱為“老鼠賽跑”。
很多人這一生都難以逃離“老鼠賽跑”的陷阱,籠子里的老鼠越跑越快,籠子也越轉越快,最后老鼠累死了。
因為在學校他們從未學到過關于金錢的知識,也不知道基本的會計和投資的知識,分不清負債和資產,永遠實現不了財務自由。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清崎根據自身的經歷寫下的一本書。他的窮爸爸擁有著高學歷卻一生都沒有逃出老鼠陷阱最終破產,而富爸爸最后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
作者清崎從小就沒有選擇窮爸爸給他規劃好穩定的一生,而是一開始就跟隨富爸爸學習財務知識。
最終不斷的創造資產,實現財務自由。
2017年清崎手下某一家公司宣布破產,但是因為這次破產,他賺了1900萬美金。
05
不要為了錢而工作。
你選擇一個工作不是因為這個工作穩定,福利好。而是你愿意為了這個工作作出多少犧牲,學習他的專業知識,并且為自己所有,去學去做你所有你想做的事情。
我身邊有很多人的家長希望孩子做的職業,老師排名榜首。
老師這職業穩定,有假期,賺錢多,家長都要敬著,有時候家長還能被罵成孫子。
為什么不當老師。
因為老師這職業對于我未來的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都注定了我的高度,我一生已經被定型,不是被我自己定的型,而是由其他人決定了我的一生。
或許家長覺得這是愛的表現,因為這輩子走過太多彎路,求過太多人,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給你指這條捷徑。
但是即使是你的孩子,你也不能要求他的人生。你自己的人生多彩了,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們還年輕為什么要過成一眼望生死,便知五十年的生活。
根據上面《富爸爸窮爸爸》中“老鼠賽跑”,老師這個職業比其他職業更容易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又能有多少人跳出這個籠子。
我努力工作然后買了房子,我要開始還房貸車貸,我有了孩子所以我要更努力的工作,然后我會升職加薪,在外面代課,買好的東西還各種貸交各種保險,孩子長大了又要準備嫁妝等等。
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老師反而會教導孩子不要成為老師。
有錢并不意味著富有,資產才意味著富有。
06
查了一組數據,2018年大學生畢業生預估820萬人。這意味著如果你不是一個好學校的學生,你將這四年認真讀下來,四年后,你需要和至少700萬人從零開始進行賽跑。
然而呢該飽和的位置早已經飽和,大學生不是沒人要,是真的什么都不會。
要干嘛,混吃等死?是不是該問一個問題:“想要做什么?!?/p>
《富爸爸窮爸爸》中還提到了“現金流”游戲,在這個現金流游戲中每個格子都是機會,但能抓住機會的人太少。
我們這個時代是個很好的時代:
網絡時代。
網絡時代將大數據信息整合,多元化。你可以通過網絡接收信息,更快捷的學習專業知識。你會接觸到你的領域很多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為伍,你會變得更優秀。
網絡時代你可以甘當一個廢物,但你不能說自己懷才不遇。
07
喊著“脫貧,脫貧,升職,加薪”,其實永遠在為了錢工作,你有錢了其實你也并不富裕。生活每天都過的很累,三點一線,重復度日。
想要去改變,又沒有打破現有生活的決心,沒有跳脫思想的禁錮,依然維持著現狀,被各種負債折磨,混吃等死,等過且過。
想想自己究竟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自由的做想做的事。
我們的旅途,伴隨著開始和未知。
像海道說的一樣“現在的所得是憑自己跑過的路,聊過的唾沫,喝過的酒拿到的,所以總會相信自己還能更好一點?!?/p>
我們還年輕,不想困在老鼠賽跑中。一眼望生死,便知五十年。
等老了時候后悔,我年輕的時候怎么沒做點什么事情。
誰的日子不是日子,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是過法不同。
世界的那頭站著大人物共享著世界三分之二的資源,世界的這頭站著小人物,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活法,最終都不過一抔黃土,對不對的起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