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喜歡曹雪芹大抵是因為《紅樓夢》,其實,更應該反過來說,喜歡《紅樓夢》是因為它有曹雪芹這樣才華橫溢的癡作者。這世界上恐怕只有曹雪芹有這樣的才能,僅憑一本書就能描繪出世間萬象,僅憑一本書就能讓無數文人讀者癡迷其中無法自拔,僅憑一本書就能登上文壇的最高峰令無數人仰望,況且,這還是一本殘書。無怪乎,在我心中,《紅樓夢》的殘缺就如同斷臂的維納斯一樣,是上帝的杰作,如此完美無瑕。
? ? ? ? 研究曹雪芹的人已經不勝枚舉,雖然年代久遠眾說紛紜,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在心中勾畫出這樣一個形象:清瘦出塵的落寞書生,幼年家中鼎盛、烈火烹油之盛況,生活如繁花簇錦、富貴無憂,及至后來,家道中落,嘗盡人間百態,反而心思更加通透,知道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張宜泉的《傷芹溪居士》云:“其人素性放達,好飲,又善詩畫”,曹雪芹的文學修養自不必說,既有“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多愁之感又有“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鴻鵠之志,書中詩詞歌賦不勝枚舉,水準也因書中人物水平和心境不同而有所變幻。紅樓夢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余音,就有寶釵大篇幅地談如何作畫,可以看出曹公極善畫。
? ? ? ?曹公的魅力不止在于其文學素養,還有其“癡”,“癡”既是被當時社會所不容的思想。在任何領域,領先當年時代幾年的,是最得意的。而領先當前時代幾百年的,就是被世俗所不容的。《紅樓夢》中有很多這樣的癡人,像稱讀書考功名的人為“祿蠹”的寶玉,畫“薔”的齡官,勇補雀金裘的晴雯等等。我非常佩服的一個人物鴛鴦,身為賈府的丫鬟,面對 賈赦的強壓,毫不畏懼,敢于激烈反抗。鴛鴦身為賈母最喜歡的丫鬟,做事縝密細致,人前人后都打理有度,又怎能不明白“至剛易折”的道理呢?但是她敢于反抗,寧可終生不嫁也不委屈了自己的心,世上怕是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如此吧?這些人物都表明了曹公的心跡,曹公心中是不屑于封建世俗的,這些美好的人物可以看做是曹公精神世界的分身。
? ? ? ?很多人心目中,文人多迂腐,十指不沾陽春水,寫的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但曹公的格局是廣闊的,他既寫北靜王這樣瀟灑脫俗的“龍駒鳳雛”,又寫劉姥姥這樣的“鄉下婆子”。曹公是以一種盤觀者的態度來寫,他的筆下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優缺點也有優點的,曹公是悲天憫人的,即使是賈環這樣的“小凍貓子”也有其可憐之處。在瑪麗蘇神劇沖刺熒屏的今天,賈母一出《掰慌記》早就道明了內情:“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編這樣書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污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
? ? ? ?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能有這么一個寫女人的文豪著實不多,在兩百年后的今天,女子的地位仍然不能跟男子相比。曹公精通人情世故卻不屑于人情世故,懷才又不恃才傲物,看透了封建社會的本質卻依然有其理想,實乃中華文明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寶。時至今日,曹公的地位早已封神,仰慕者多不勝數,我真慶幸這個世界上有曹公,有《紅樓夢》。套用張愛玲在《紅樓夢魘》寫道: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曹公之后,再無紅樓夢,留下一本未寫完的《紅樓夢》引無數讀者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