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很有意義,學習可以很有樂趣。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呢?這是一篇文章,文章名字是《關于改變,你所不知道的三個事實》。
這篇文章是《瞬變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這本書的開篇,作者:美國的Chip Heath, Dan Heath。我在看了開篇這篇文章之后就深深得被書中所描述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了,也推薦大家一起學習。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來看看,關于改變,到底有三個事實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事實一:看似是人的問題,實則情境問題
舉例
2000年的一個爆米花實驗:工作人員在影迷們入場看梅爾吉布森的《危險人物》時,給每人免費發了一杯汽水和一桶爆米花。
觀眾拿到的爆米花大有文章:爆米花爆好后放了5天,既不新鮮又很難嚼。
那么,研究人員想要研究什么呢?原來,每個人領到的爆米花可不完全一樣,有的是大桶的,有的是中桶的,人手一桶,但兩種爆米花都分量十足,觀眾一個人不可能把自己那桶完全吃完。所以,問題就是: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觀眾是不是也會吃得更多?引申一下,也就是:假如爆米花吃不完,是不是拿的更多,就吃得越多?
實驗結果相當令人吃驚:拿到大桶的觀眾比拿到中桶的觀眾多吃了53%,也就是說相當于多抓了差不多21吧!
實驗人員還進行過其他的爆米花實驗結果都一致:“食物容量越大,觀眾的進食量就越大。”
在食物并不美味的情況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普遍現象?這說明有些人是理性進食者,而有些人就是超級大胃王了。那么如何幫助這些大胃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呢?方法很簡單:只要拿一個小一點的桶來裝爆米花就好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用簡單的改變(縮小容器規格)來改變實現很難的改變(扭轉他人的觀念),其實可以很簡單。這也就是說,有時看似是人的問題,實則是情境問題。
思考
仔細想想,還真的是這么一回事。我們可以想到很多以前經歷的情境問題。
比如,大學宿舍生活,如果一個學生的舍友們都是貪圖安逸、愛好玩耍的人,那么TA很容易得受到影響。
大學時期一度很流行打升級/拖拉機,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挺克制,下課之后湊齊了人一起玩,到了晚上11點熄燈的時候也就結束游戲各自睡覺了。過了幾天,不知哪個寢室的女生開始挑戰熄燈時刻,11點熄燈之后把牌桌支到了房間外,于是晚上熄燈之后便看到走廊過道里反而變得熱鬧起來:各寢室的小主們紛紛約上在走廊過道燈下繼續夜戰,通常熬到凌晨一二點才睡眼惺忪得各自回去睡覺,第二天早上勉強起來,也是早飯來不及吃,著急忙慌得去上課,聽著聽著眼皮直打架......
我們來看看如果換一個情境會是怎樣的情況,同樣是女生寢室,到了快要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們紛紛開始努力復習,其中最普遍的一件事就是泡在圖書館復習,大家下了課都迅速得吃完晚飯,然后背上書包到圖書館學習,晚了一點都會找不到位置。在學習氛圍濃厚的氣氛中學習,往往更能專心、學習效率更強。晚上10點圖書館關門,一個寢室的姑娘們一起歡快得手拉手走回宿舍,頭上輪明月,地上是路燈照下來的幾個姑娘的背影,一起學習一起奮斗的感覺每個人的心中無比健康、無比充實,反倒絲毫不覺得復習的辛苦了……
所以說,有時看似是人的問題,實則是情境問題。也就是說,有時候看上去很難的改變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改變來進行引導最終達到大的改變。既然知道了這一事實,我們要學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善于利用它。
生活上,一個幼兒園小朋友自己在家吃飯,不僅要爸爸媽媽喂,而且還挑三揀四各種不愿吃,常常是大人拿著飯碗圍著小朋友各種勸說各種追喂......然而,到了幼兒園,換了一個情境,老師安排小朋友每人領一份飯,比如一個包子一碗湯,小朋友們排排坐,吃果果。老師說,每個小朋友都要在半個小時吃完,吃干凈不掉飯粒……于是,在家各種鬧騰吃飯各種不情愿的小皇帝小公主們紛紛變成了乖寶寶,一個個都把自己領到的飯菜吃的干干凈凈,絲毫沒有了在家的怪毛病……這個就是情境更改導致的大變化。
學習上,有的小伙伴自己學習容易拖延、沒有目標、常常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這樣的小伙伴適合參加有著共同學習奮斗目標的學習組,當在一個大的向上的學習氛圍中時,一個人就更加容易接受到正向的能量,往往能比自己單獨一個人學習時學習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工作上,我們依然可以利用這種小的情境方式更改的方式來引導大的更改。比如,一個員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自己負責的項目或者任務常常跟蹤不及時。他的領導跟他談了幾次,每次該員工答應的好好的,過了幾天,該忘該拖延的依然忘記和拖延。領導想了想,改變了一下情境,要求該員工對于他負責的項目在每次的組會上統一跟大家,包括部門領導在內的所有人更新項目進展。奇跡出現了,每次開會之前,這個原來各種拖延的員工變得主動跟各個聯系人溝通,于是每周都在組會上很有效得向大家更新了他的項目進展。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關于改變的三個事實中的第一個事實:有時看似是人的問題,實則是情境問題。
用簡單的改變來改變實現很難的改變(扭轉他人的觀念),其實可以很簡單。了解了這一事實,我們可以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進行嘗試,嘗試讓改變來得更易接受,更好操作。
親愛的伙伴們,你有過哪些類似的改變?歡迎發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未完待續
PS.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圖片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