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鄰居家的三歲小男孩扔過來的厚底子棉鞋砸中了,瞬間口中就滋生出一股淡淡的咸味。我心里苦笑著想,這不能賴他,是我賭輸了。我是眼看著他爬上茶幾,站在茶幾的正中間,手提著一只鞋舉起來瞄準了我的,孩子的奶奶就坐在茶幾的旁邊,孩子的媽媽在一邊忙著。
我賭孩子的奶奶會制止他的行為,我賭我嚴厲的目光會使他不敢投我,事實是我失算了。他只猶豫了一會兒,在他奶奶輕描淡寫地一句“不能拿鞋扔奶奶”的話后,還是扔了出來。哈哈,那一刻,我只覺得自己蠢。我怎么能和一個三歲的孩子去賭,我判斷事情發展的能力也太差了吧。
孩子的奶奶曾在過春節的時候給我不停地嘮叨過她這孫子有多淘氣,礙于兒媳婦的面子又不敢管。她說起一件事,那天她們家吃晚飯時,全家人的飯菜剛放到餐桌上,她這孫子的一只鞋就落到了爺爺的飯碗里,弄得餐桌上一片狼藉,導致全家人都沒吃成飯。孩子的爺爺很生氣,剛想批評幾句,孩子的奶奶趕忙小聲勸道:“小孩子不懂事,你能咋著他,在家里住幾天我們就出門了,你別吵孩子,兒媳婦會不高興的。”
她們家的地板上到處都是玩具,這一輛能駕駛的小汽車,那一輛輪滑車。這一只毛絨鴨子,那一只毛絨猴子。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亂七八糟地躺在地上。茶幾上放著的小汽車,被小男孩抓起來就往高里扔,啪的一聲重重地砸在地板上,聽得我心驚肉跳。孩子的媽媽聽到后則輕聲柔語地說了一句:“明明,別亂扔。”孩子根本就不理,隨手拿起什么就扔什么。
桌子上放了一小袋花生,本來是孩子奶奶看到我去,特意拿出來想請我吃的,我謝絕后,順手放到了桌子上,此時,被小男孩一把抓起來,拋灑了一地。還沒消停兩分鐘,我看到他又搬起放在一張椅子上的電子琴,剛舉過頭頂準備扔,他媽媽走過來從孩子手中搶了過去。我估計是因為這琴比較貴重一些吧。
小男孩的姐姐也不過四歲多,很文靜,她把一支筆和一張貼紙遞給我,想讓我教她寫字,我還沒把小女孩的名字寫完,就被小男孩一把抓走了。
這一切都發生在他把鞋扔向我之前。所以,我應該得出他什么都敢做的結論。但我還是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敗在了他無止境的頑皮下。
第二天,孩子的奶奶又歉意地提起此事,我當然無所謂地表示說,小孩嘛,哪有不淘氣的。但我還是忍不住提醒她,孩子需要管理,否則在幼兒園會鬧出事情。她馬上接口說,可不是嘛,在幼兒園老師都看不住他,一個學期從班里跑出來三次。第一次他溜出來后,偷偷想翻柵欄出來,被老師逮了回去。第二次,在幼兒園門口被門崗師傅捉了回去。第三次,剛下樓被老師發現了。人家老師批評他,他還打老師呢。
我也不知道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有惡,我知道在曹文軒的兒童文學里,就曾說過有些孩子生來就是壞蛋。而家庭環境絕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希望孩子只是淘氣,再大些能有所改觀。但現在,我是不敢再貿然去她們家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