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練習使用時間管理的系統,使用過程中有兩個體會,這里總結和分享一下:
第一點,將思考的時間和執行的時間分開。
什么意思呢?比如說,你在列每日的工作清單的時候,如果發現某一件事情,是需要思考做決策的。可以考慮將需要思考的任務放在一起,將只需要執行的任務也放到一起,不要交叉著去處理!
比如說,如果你感覺早上的時候,頭腦清醒,思維靈活,那么就可以將一天中重要的,需要思考的,事情放在早上。
等到上午10點以后,頭腦比較遲鈍的時候,可以考慮,按照任務清單上的事情開始著手執行,這樣做事的時候就不要思考,直接做就行了,這樣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你不分開的話,會變得很糾結,一方面要快點做事,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并不是,很快就能作出決定,這樣糾結,往往效率是最低的。
我們要在精力,腦力,體力最充沛的時候去做那些最難的事情:決策。其他的時間只做具體的步驟,具體執行。
第二個體會:一定要每天總結。
任何事情的開始,或者啟動,都需要有一個。儀式,每天晚上的總結,就是一個結束或者開始的儀式,晚上檢查一下任務清單,看看哪些事情處理了,哪些事情沒有做完,哪些需要延續到明天,然后重新做個總結或者新的清單。列出明天要做的事務。
這樣的話,日復一日,堅持做上一段時間,就會把它變成你的習慣。
可以用日事清手機軟件作為輔助,每天的任務清單,把做完的打勾劃掉,明天要做的事情,新增上去,它還可以自動生成工作日志。
這樣有助于你檢查,如果每天都生成一個日志,一年以后回首看看,相信我們的時間管理訓練,一定會有成效的,那時候,再回頭看看一定會感謝當初的堅持的。
第三:把學習使用時間管理系統,當做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學習時間管理系統并不是讓我們機械的按部就班的去做事情,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掌握我們的時間。時間管理做得好的人,工作,家庭,事業,健康,孩子,都不耽誤,一樣處理的很好。
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翔的85分的時間管理系統
60-75分的時間管理系統,利用日歷和清單收集我們需要做的事。
80分的時間管理系統,使用青蛙工作法,確定當下我們應該做的事。
85分的時間管理系統,使用番茄工作法,訓練我們的專注力,養成做事的標準化流程。
拖延主要出現在三個環節,
一個是在選擇做什么事的時候,這個我們一般叫選擇困難癥。
一個是在開始執行的時候,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癥。
最后一個出現在結束執行的時候,這個是完美主義。
昨天我們學習的青蛙工作法解決的是選擇困難癥,今天的我們將要使用番茄工作法解決拖延癥和完美主義。
番茄工作法本身是一個德國人在讀書期間的發明,他發現自己無法專注于復習,經常被各種雜念打斷,不是跑去吃東西就是去看電視,于是他跑去廚房找到了一個做飯用的倒計時器,規定自己在倒計時器響起以前就只能專注于復習,而在倒計時器響了以后就一定要放下手上的書去休息,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的專注力極大地提高了,于是就將這套方法總結出書,當時他在廚房找到的計時器是番茄形狀的,于是就將這套方法命名為“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的流程如下:
1、寫下今天行動清單(在70分系統中已經解決)
2、選擇此時此刻要做的要事(在80分系統中已經解決)
3、啟動倒計時器,時間長度設為25分鐘
4、執行
5、倒計時器響起,記錄一個番茄標志
6、將倒計時器設為5分鐘、啟動
6、休息
3、倒計時器響起,啟動倒計時器,時間長度設為25分鐘
4、執行
番茄工作法的3個要點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執行中的三個最常遇到的麻煩:
1、用啟動計時器作為開始行動的儀式,克服拖延癥
啟動一個行動最大的障礙來自于我們的思維,在我養成早起的習慣時,發現如果自己醒來以后思考要不要起床這件事超過10秒鐘,我很可能就會再睡一會——1個半小時。同樣的情形出現在跑步的習慣,一旦開始思考今天要不要跑步,十有八九就不跑了。
實際上不想行動是人的天性,要克服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開始行動。
未必需要直接執行那些讓你畏懼的事,可以從一個很小的其它動作開始,比如跑步我就是先穿上跑鞋,然后將這個動作當作一個儀式,表示自己已經開始一連串的行動的第一個動作,于是你就停止去糾結要不要做,而變成思考如何完成,于是執行的流程就啟動了。
2、用25分的倒計時器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一種能力,是可訓練可成長的。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了,舊時代的時間管理技巧會有大量使用時間碎片的技巧,那些都已經過時了。
現在的人不是沒利用好碎片時間,而是時間全部都碎片化了,現在你要當個時間管理達人,那就要學會如何打造自己的大塊時間。
番茄工作法設置的25分鐘是一般人都能夠做到的,盡管開始的時候你的專注力可能只有3分鐘,但只要經歷上2-3個月的訓練時期,每個人都能達到這個數值,我在經過一年的練習以后,狀態好時能達到45分鐘。
這種高度專注的狀態如果沒有體驗過,可能會輕視它的價值,事實上它在心理學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心流”(flow),我們經常形容一個運動員是不是在狀態,這里的狀態就是指這種高度專注的狀態。它是全身心的投入,完全忘卻了時間的流逝,其效率可以達到非專注狀態的10倍以上。
3、用5分鐘的休息來訓練自己的標準化流程能力,克服完美主義
很多人會奇怪,既然持續專注的狀態效率如此高,為什么要在25分鐘的時候打斷它,去休息呢,來狀態了不是應該一直工作下去嗎?
很可惜的是,我們是人不是機器,這種高度專注的狀態對于腦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所謂腦力其實就是血糖和氧氣,大腦里主要是毛細血管,供應血糖和氧氣的速度是無法跟上專注狀態的消耗,大約在30分鐘開始,人的大腦就會進入低效率的運轉狀態。
但這時你仍然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很高效率,此時如果繼續工作,只是在浪費時間,你需要的僅僅是5分鐘的休息,就能讓大腦重新滿血復活,重新開始戰斗。
另一個要打斷的原因是,在現實世界中,專注狀態被打斷是必然發生的事。
如果是在辦公室里,能有超過10分鐘的連續時間已經是挺好的工作環境了,有些朋友平均每3分鐘就被打斷一次,而任何的打斷以后要再進入工作狀態,都需要一個啟動時間。
這個啟動時間的長度也是可以通過訓練縮短的,訓練的方法也是番茄工作法,就是那5分鐘的休息時間后再開始的過程,通過擰倒計時器來做為儀式,重新開始,
對于現在的我來說重新進入狀態大約要1分鐘多點,而最開始的時候,我記得自己差不多要近10分鐘才能重新進入工作的狀態。
當我們反復執行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就會對于處理每一個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有清晰的意識,于是就會為自己設置一件任務所需的最長時間。
完美主義的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們并不能很清晰地意識到,為了完美我們到底消耗多長時間與精力。事實上一件事如果做到80分要2小時,做到90分可能就要10小時,只要有這個意識,你就會漸漸擺脫完美主義的控制。
番茄工作法還能夠訓練我們形成標準化的工作流程。
番茄工作法本身很簡單主要就是分為:1、寫清單、2、執行、3、記錄這三步流程,通過反復執行這個流程,就會讓我們有一種工作流程化的習慣。
我們在思考時需要自由,但在執行時,需要的是紀律,如果我們能夠將執行從自律 變成 習慣,就會極大地降低執行對于我們意志力的損耗,從而能夠更輕松地面對工作與生活。
自從有了微信,我們的時間實際上,就都成了碎片時間了,白天我們也會被各種打擾所累,很難有大塊的時間,這個時候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關掉手機,集中精力處理一天中最難的事情,這樣效率就是最高的!
任何技能你不用都是沒用的,即便用了,也要不斷總結,反復練習,時間管理的系統也是一樣,需要我們堅持,就像我每天寫日記一樣,功到自然成!
我正在參加蟬禪老師組織的珊瑚邦180天文案訓練營,我是3010號手機哥劉國棟,我的qq和微信號都是47993357,歡迎一起交流
加入萬能的姐夫寫作班,學會天天寫日記,影響10000人,讓寫日記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