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文字/阿倩
? ? ? ? ? ? ? ? ? ? ? ? ? 插圖/網絡
嗨,好久不見,你最近過的好嗎?
一晃就到五月中旬了,櫻桃和草莓都紅了,夏天不遠了。
上篇推文還在1月25日,疫情很嚴重的時期,那會兒線下線上似乎都在談論疫情,微博熱搜充斥著各地疫情數據,讓人覺得壓抑。現在,明星八卦重新登上了熱搜。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疫”,一切都漸漸重回正軌。
回顧自己這五個月的生活,走得也算漫長和艱辛。
一月中旬從武漢回家后,在憂心忡忡中度過了十四天的隔離期。可能是因為過度緊張,期間我總覺得身體不適。好在那會兒我正在21世紀經濟報道實習,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減緩了自己的焦慮感,并度過隔離期,確定自己是安全的。
因為疫情緣故,2020級研究生招生工作向后推遲了幾個月。2月20日是查詢考研初試成績的日子。
就在2月19日,我受傷了。
在家學摩托車,沒練習幾圈,一下直接從有一層樓高的地方飛下去了。我還記得,在空中停留的一兩秒鐘,我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是愣住的。摔下去后,腦袋右上額頭的位置撞到了石頭花盆的一角,當時就不停地流血。左腳腳掌腳踝的位置被樹樁戳到,整個腳掌又被車身壓著,當時就已經痛到無法行走。
我被家人扶起來又背回家里的凳子上坐著,額頭不停的流血,腳腫到不能再腫了。媽媽被我嚇得一邊哭一邊用藥為我止血。家人著急地問我這里痛不痛,還有哪里痛。我思緒很混亂,感覺到身體每個地方都難受。
血稍微止住之后,就立刻乘車去醫院了。那會疫情防控工作做的很嚴,要出去就得打證明,算是費了一番周折才到醫院。就診室在二樓,爸爸全程背著我去就診。處理了傷口,腦袋縫了好幾針。躺在手術臺上,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那一刻我真的體會到生命的脆弱。
緊接著拍片,好在腳沒有骨折。當時醫院基本停了消炎的藥,我打了一針破傷風,做了肺部檢查就回家了。回到家里,已經是晚上了。
后來家人告訴我,我跟車一起飛下去的時候,他們嚇得腿腳發軟無力,之后好幾天都還是覺得當時的場景很嚇人。
回到家中,傷口和腳從麻木狀態醒過來,全身都劇烈疼痛。因為吃飯咀嚼會導致腦袋上的傷口撕裂,所致直接改成將飯菜用榨汁機榨成流食食用。吃完飯就被背上樓躺在床上。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著,全身上下都疼得厲害,一閉眼,眼前就回憶起白天摔下去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我直接嚇哭了。爸媽安慰后,我在迷迷糊糊中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疼痛加劇,洗臉水是家人送上樓,我坐在床上洗臉和刷牙;吃飯是家人送上樓,我坐在床上吃;上廁所,我或是被家人扶著或是用右腳跳著去。
這天正好是研究生初試出來的日子,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坐在床上,打開電腦,很是平靜,查詢過程很是順利,一下就進入了研招網的系統。還容不得我反應,各科成績和總分一下就呈現在電腦屏幕上,英二72,政治76,專業一121,專業二109,總分378。
備考期間,我時常會想象自己在查詢到成績時,應該會又緊張又激動,心情一定會很復雜。只是那天我真的看到成績時,分數不高不低,我內心似乎格外平靜。前一天,我算是經歷了生死。只是覺得活著真好,對于成績似乎就更加淡然了。
我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入學考試的問題答案往往只有一個 ,如果沒有找到它,那就是不及格。但是啊,人生不一樣,人生有很多正確答案,繼續讀大學是正確答案,不去也是,熱衷運動也是,喜歡音樂也好,和朋友一起玩耍也罷,這些都是正確答案。不要畏懼活著,不管考上還是沒考上,都不要否定自己的可能性,你們要挺起胸膛,理直氣壯地活著。”
看重結果是應該的,不去讓自己陷入自責,在某種程度上同樣是應該的。人生不就這樣么,能得到的自然是你的,得不到的又怎樣呢,只要在過程中做到盡力再盡力,結果重要么?其實這并不只是自我安慰的方式,是真的選擇放過自己。人生充滿太多可能,前一秒不能預見后一秒。那么,請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愛自己想愛的人,不要思前想后,就勇敢些,這些都不應該被錯過。
根據往年復試線,我是能進復試的,所以那天起我又多了一項任務是準備復試。那天我在朋友圈發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當時我用這段話安慰自己。
二月至三月期間,疫情更加嚴峻,報社工作量比較大。白天大多數時間在忙著收集材料、確定采訪對象、采訪撰寫、整理錄音稿。我忍著身體的疼痛,完成了一項一項工作任務。
期間也有心煩意亂的時刻,但我想到還有那么多人奮斗在疫情一線,我這點困難算的了什么呢。這時報社不正是用人之際,老百姓不正是需要媒體新聞報道的時候么,我不是一直想要成為一位有擔當的媒體人么。如果我在這時候放棄工作,我既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我一直謹記的新聞理想。
一周以后,我拆下了腦袋上的紗布,抽了縫合傷口的線。我又在床上躺了一個月左右時間,家人每日為我端水送飯,生活起居基本上在床上,要不就在書桌前坐著。每周要去醫院為腦袋上的傷口清洗換藥兩次,很少下床,實在是無法行走。
白天忙完了報社工作,又開始準備復試,看專業書籍,練習口頭表達能力和英語口語。每天過得算充實,但確實感到很累。
用了一個月左右時間,左腳漸漸恢復,能稍微在地上走幾步。之后,爸爸為我采了舒筋活絡淤血的草藥,我口服消炎藥,外敷草藥,等待身體康復。
三月下旬,我又多了一個任務,撰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系列材料。
于是,我被實習、備考、撰寫畢業論文幾條任務線纏繞著,加之今年復試推遲,復試形式未定,我時常因為壓力大而崩潰到哭,哭了之后又冷靜下來完成任務。
四月時疫情已經控制住,復工復學漸漸推向日程。隨著復試日程在不斷推進,復習任務增多,復習壓力增大,我申請暫停了實習。
四月份的時候,腳傷已經基本好了,行走恢復了正常。
到了五月終于完成畢業論文撰寫,畢業實習材料填寫,也順利地通過了研究生復試,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加入了自己很喜歡的導師的門下,生活似乎一下子明亮了起來。
生活的確是自己與自己較量的過程,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在一切變好之前,請不要急著否定自己,輕言放棄。
還想起初試備考期間我在日記里寫下的一段話:
你知道嗎?這些痛苦和疲憊,都只能自己在夜深人靜下默默地消化掉。就在不久前,我天真地想過,只要有人愿意傾聽,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一個人在承受。慢慢地我體會到,其實它們無人可訴說,就算訴說了也得自己收拾這一席破碎的紛繁的日常。等到最后,我可以說一句:“我都明白,這些苦我都懂”,聽起來很云淡風輕吧,就好像這些和自己無關一樣,其實我真的都懂呢。那么現在你好好努力,我們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