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于2018年9月7日)
? ? ? ? 這一周沒有怎么上正課,同年級的老師已經快進入第三課,而我也才剛剛開啟第二課的篇章。今天因為身體的原因,也沒有讓孩子們接觸的課文。就任他們上了一堂閱讀自習課,我的要求是一節課安靜地看書,沒有寫完生字的孩子認真地書寫。這一周讓他們看書的時間比較多,剛入校,太浮躁,完全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樣上課效果極差,希望能通過這類方式,讓這些孩子在開學的第一周保持一年級養成的“靜氣”。
? ? ? ? 我們班有一個特別躁動的孩子,他媽媽說他是幼兒園著名的“動態小子”,園長都認識他。一年級剛入學的前幾節課,他在班上走來走去,到現在上課能夠端端正正地坐著聽課,進步很大。雖然很多時候還是會走神,但已經在自我管理上有很大的突破,不過有些時候依舊管不住自己,陋習的改正還是一場循序漸進的革命歷程。一堂課下來,他總會不時地發出一點聲音,并且有小部分孩子不能鉆進“黃金屋”。雖然我想盡快追趕年級的上課進度,但班上的“靜氣”沒養成,之前那一堂修行課就算白塔。一咬牙,繼續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看書、畫畫、寫未完成的生字。這一次,全班靜了下來,即使有小朋友會不時地走去書架換書看,每個孩子都沉浸自己的小世界中,互相也會有“啞語”式的短暫交流,但總算學會了在一個大集體中靜靜地、悄悄地、慢慢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也包括這個閑不下來的小朋友,其實他無非也是想得到關注,但一次又一次的實踐證明,我還是更希望被習慣好的孩子吸引,這個小家伙也就會去向他人學習,通過好習慣來引起我的注意,看到如他一般的小朋友逐漸養成好習慣,深表欣慰。
? ? ? ? 本打算一堂完成的修行課,硬生生地被我增加了里程,望下周再見,能有奇效。下一個階段,在靜的基礎上提供閱讀方式和多種閱讀書籍,幫助他們生出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