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爸,國慶節就要到了,我放假幾天,你有時間來北京嗎?”聽筒里傳來孩子熟悉的聲音。
“我剛從太原參加‘省氣象部門新聞寫作與攝影培訓班’回來,單位上有很多氣象服務材料要寫,恐怕沒時間。”我微笑著回答。
“爸,你總是沒時間,我和哥考上大學報到時,你要到太原參加防雷技術培訓,沒時間送我們,那確實是事情遇到了一塊,我們不怪你。可你說過等我們快畢業時來學校看看,你還是沒來。你什么時候有時間呀?”
“以后再說吧!你要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我搪塞著孩子的嗔怪。
“那好吧,以后再說。”孩子顯得有點無奈。
我確實不知說了多少次“以后再說”,也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我慢慢掛了手機,此時此刻,孩子們上大學離家的情景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那是2005年高考之后,我的兩個孩子經過努力學習,雙雙榜上有名,老大考上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小的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家都處在極度歡樂中。快開學了,我承諾一定要去送孩子。就在我準備好送孩子的前一天,我局接到通知,要求派一名有防雷工作經驗,且技術職稱是工程師以上的人員參加“防雷工程設計施工培訓班”。局上再三考慮,計劃派我去參加。因為我多年搞防雷檢測,業務比較熟練,且當時是我局唯一氣象工程師,符合參加條件。
“老高,我反復考慮,還是你去最合適。但你的兩個孩子要上學,這確實也是件大事,你看能克服困難嗎?”李局長有點左右為難。
我當時確實有點猶豫,平心而論,孩子們年紀小又都沒出過遠門,妻子有關節炎走路都困難,腳上還有骨刺連硬跟鞋都不能穿,況且她也沒到過大城市,要是讓他們帶著大包小包去,人生地不熟,我實在不放心。但參加省局防雷技術培訓也是件大事,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如果取不到資質,以后局上的防雷工程將無法開展,那損失也是夠大的。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老同志,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只有舍棄其一。于是我打定了主意:舍小家為大家。
“好吧,我去。”我給了李局長一個明確的答復。
“關鍵的時候,還是咱氣象老兵!”李局長話語中有點感動。
第二天,李局長親自開車,把我們全家送到了車站,看著妻子和孩子們乘坐的列車漸漸遠去,我的心在流淚:對不起,我的妻子,我的孩子。
隨后,我坐上大巴匆匆向太原駛去,一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剛才妻子上車前穿著拖鞋、提著小凳、走路一跛一踮的樣子,孩子們提著大箱、背著小包擁擠上車的情景,總在我的腦海里閃現。那么長的路程,不知能不能找到座位?那么大的城市,不知能不能找到學校?……
多年前雖然我在太原讀過書,但下了車,一看變化真是太大了,過去的記憶與眼前的一切都對不上號,感到一片陌生,無奈只好“打的”前往。培訓班里,我認真聽講,刻苦學習,學到了很多新的理論知識,最后經過考試,我拿到了鮮紅的防雷工程設計施工合格證書。
在年終評選先進工作者時,李局長深情地說:“我提議,今年的先進工作者應是老高莫屬,平常的工作做得不錯,大家有目共睹,最令人感動的是今年參加省局防雷技術培訓這件事。大家有沒有意見?”全局人員無不贊成。那年我得到了市氣象部門先進工作者紅皮證書。
第二年,由于我局有了防雷工程設計施工資質,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煤礦、危險化工企業的防雷工程在我設計參與下,一個個圓滿完成。望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的避雷針,我心里那份樂呀簡直用語言無法表達!
日月如梭,一晃多年過去了,孩子們已大學畢業好多了,且都留在大城市工作。現在我每每想起沒有送孩子們上學這件事,就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里難免總有那么一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