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心理疾病
關于那個30個人格的15歲少女,相信大家都看出來她充其量只是一個偽裝成心理疾病患者的利己主義者。
也認為他的影響力只止于讓人諷刺其裝作心理疾病患者以獲取money的行為,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他人做出同樣的不道德行為。
不過作為一個心理疾病患者,我發現她的影響力遠比我想象的要多。
因為心理疾病患者是不容易讓人用感官看見的容易讓人錯誤識別了的弱勢群體。
這更容易導致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裝病,也使不懂分辨真相的吃瓜群眾經常一棍子打死無辜的心理疾病患者,導致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受到委屈與傷害。
所以我要先在此說明一下,并不是說抑郁癥患者一定不會把自己得抑郁癥的事情說出來,只是一定不會拿出來炫耀。
并且,抑郁癥患者不論輕度、中度、重度,我相信只要做了正確的應對措施,他們都會被治好的。請不要誤認為心理疾病是回天乏術的,請不要對患者形成消極的心理暗示。
㈡弱勢群體
心理疾病患者也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
這也會造成強者對弱者的欺壓。
因此患上心理疾病———成為一名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實際上是一件很難受的事。
如果我們的標簽是弱勢群體,那么就會有一些謀利者利用我們的標簽。
導致有一些觀眾被謀利者蒙蔽,反而識別不出真正的弱勢群體,于是乎將弱勢群體和謀利者攪和在一起,亂棍打死。
(特別是那種沒腦子、只講情緒不講理性的吃瓜群眾)
羅翔老師說過,強者應該以弱者的自由為邊界。
強與弱是相對的。弱者可以成長為強者,強者也會失勢變為弱者。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建立在我很強,我應得,你很弱,你活該的這種理念上。但是不要忘了,每一頭巨象倒下的時候,都有無數的螞蟻爬上他的身體。
希望每一個能成為強者的人記住,曾經的你,也很渺小。未來的你,也有可能會變得渺小。
弱勢群體不止有心理疾病患者,還有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失業者等等。世界是變化的,心理疾病患者有可能康復,兒童也會長大成人,老年人的孩子也會記仇,殘疾人也會裝上假肢,失業者也有可能找到工作…
現在處于社會高處的人也有可能跌落神堂,在社會低處的人有可能站起來。要記住風水輪流轉。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心理疾病患者以及其他弱勢群體,最好在批判他人之前了解一下他說的事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與相關人士相處時也要去理解、詢問他會有的感受。
也希望大家不要欺負與鄙視有心理疾病的人,你的行為可以展現出來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相信大家的心智都已經足夠成熟到不會做這么齷鹺的事。
最后,希望大家自己也能夠避免患上心理疾病,好好地活下去。
㈢如何在網絡上識別心理疾病患者?
首先,當發現網絡上有人公布自己是心理疾病患者時,要學會思考他的動機。
其次,如果他的動機是純正的,比如想讓其他的心理疾病患者過得更好,傾訴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或者是為了治療等一些不只是為了獲取利益的行為,便可以辨別是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了。
最后,如果讓我發現,有誰在欺負心理疾病患者,一棍子亂打死的話,我會讓你封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