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文
站在二十幾歲的路口,大多數的我們好像還沒有適應前方的道路已經沒有紅綠燈的事實。道路漫長且艱辛,即使有很多拐點,很多人走錯路還有退路可走,選擇的拐點拐得也很漂亮,但是我們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走走停停,順便欣賞一下四周的景色。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你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br>
兩年前,當我邁進二十歲的大門時,我看著生日蛋糕上蠟燭閃爍,在家人朋友的祝福里,我閉上眼睛,開始回想自己曾經走過的路:二十年來,我何嘗不是一路跌跌撞撞走來?那些非走不可的彎路讓我明白,它們的存在是我成長的一部分,而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把挫敗化作戰(zhàn)斗的盔甲,金甲披身,勇敢前行,做自己的主人和英雄。
曾經十幾歲的我,不夠成熟,不夠理性。天性里的樂觀一直讓自己對什么事物都充滿著激情。我知道,自己年輕,錯了一次還可以站起來去做第二次,每一次的全力以赴并不是可以換來圓滿的結果。拿自己初中時代來說,每天熬夜到凌晨做功課也換不來全校前300的排名。但這并不妨礙我繼續(xù)努力,啃自己最討厭的數學習題,下課后跟在老師后面問不會的習題。
不要總是以為熬個夜就被自己感動,也不要以為自己的奮斗過程就很勵志。這個世界永遠有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學生時代,很多學生沒有看到過凌晨三點的籃球場,但是凌晨三點的數學物理題,他們覺得能夠讓自己更清醒。清醒地面對差距,清醒地比其他人更努力。
一路走來,我很幸運。初中時代就有那么好的教育資源,有負責的老師,團結的同學。偶爾的“小陰天”也可以迅速化解,彼此不設心墻,競爭激烈卻又彼此鼓勵。當現在二十幾歲的我半個腳邁入社會,才發(fā)現那時寶貴的天真儼然一去不返。
二十幾歲,已經不需要賜我理由才會披甲上陣。我學會了自我鞭策,自我安慰,甚至自我療傷。
其實也沒有那么多的傷,只是所謂的玻璃心和還未經過歷練的承受力。
二十幾歲,已經到了作家三毛口中可以穿絲襪,抹口紅的年紀了。在今年年初,家人依舊給了壓歲錢,在他們眼中我依舊是個孩子。我買了一款很火的唇膏,也學會了化簡單的妝。
二十幾歲,我們總是在取悅別人和做自己中徘徊,我們不缺少野心和行動力,只是年輕莽撞導致我們的方向總是把握錯誤。像一棵葳蕤的植物,要扎根于泥土,面向著陽光。
前幾天,我初中時代很要好的同學慧慧給我發(fā)來微信,說起她這次考研。她一直在北京一所重點大學讀書,考了兩次研究生,目標都是一所學校。她的話來說,對于那所財經類985高校,可謂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鄙弦淮尾顑煞?,這一次不知道能否通過。我問她,有沒有plan B?她說,如果今年還是不行,我就不上了,直接在帝都找工作。印象里這個安靜內斂的女孩儼然成為了一個做事果斷,又富有執(zhí)行力的姑娘。
松浦彌太郎說:“25歲,正值人生起飛階段,也是認真思考自己想做些什么的黃金時期?!?/p>
身邊的同學有的漂洋過海在國外學習,有的北上廣為夢想打拼,也有的安居家鄉(xiāng)在優(yōu)渥的環(huán)境里踏踏實實地過著日子。我們還年輕,也會彷徨,質疑著我們的選擇。但彷徨后面對現實,把握好方向和目標。直視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