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祖訓",即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不過載于家譜中的"祖訓",則多系族長代祖先立言,是他們藉祖先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全體族眾。"祖訓"的作用在于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系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一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后人學習和借鑒。
吳氏
忠君親上以報國恩;
孝親敬長以篤人倫;
尊祖敬宗以遡源本;
教子訓弟以守典型;
兄友弟恭以重手足;
夫義婦順以正家道;
敬老慈幼以睦宗族;
尊師重道以培書香;
崇正黜邪以端學術;
持廉立節以敦品行;
力耕勤織以趨本務;
作工行商以正事業;
致敬盡誠以奉祭祀;
急公奉上以完錢糧;
安分守己以保身家;
忍忿思難以釋怨仇;
周貧恤乏以厚族誼;
好義行善以綿世德。
積善馀慶,不善馀殃。
用期後嗣,俾熾而昌。
因垂家訓,教以義方。
凡我子孫,不愆不忘。
——《南岑吳氏宗譜》
祖誡
毋為臣不忠;毋為子不孝;
毋蒞官不敬;毋戰陣無勇;
毋臨喪不哀;毋祭祀不誠;
毋兄弟操戈;毋夫婦反目;
毋尊卑罔序;毋族黨失和;
毋師長不尊;毋朋友不信;
毋國課不急;毋官長不敬;
毋誦讀不勤;毋農桑不力;
毋濫用不節;毋為富不仁;
毋僭禮越分;毋失節亡名;
毋異姓為後;毋以妾為妻;
毋子弟是縱;毋婢仆是寵;
毋帷薄不修;毋閨門不謹;
毋犯倫敗俗;毋奸淫傷化;
毋流入差役;毋甘為盜賊;
毋賭博破家;毋斗狠忘身;
毋崇信邪教;毋學習拳棒;
毋陷良誣善;毋黨惡比匪;
毋為非生事;毋扛唆健訟;
毋凌虐貧賤;毋諂媚富貴。
我既垂訓,復為立誡,凡四十條,誠以天道福善禍淫理不或爽。書曰:“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凡爾子孫,慎之凜之。
杭州彩郵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日?丁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