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is be
1968年年末,這只樂隊已經放棄了兩年的舞臺又將重返舞臺表演。但其中樂隊人員有嚴重的爭論,和續漸催向緊張的關系。麥卡特尼認為樂隊因為多年沒有作現場演奏,已失去凝聚力。這時麥卡特尼想起來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讓一切都隨其自然”,于是此歌開始構思,麥卡特尼母親的名字叫瑪麗,所以他用圣經中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來代指自己的母親,于是誕生了“Mother Mary comes to me”這句歌詞。這首歌兩年前就已經聽過,歌詞更是喜愛,雖然當年介紹給我這首歌的人已聯系不上,但卻依然在心底里為他祝好。因為這首歌與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有些同樣的宗教信仰,并且這段感情也已該順其自然。所以這首歌此情此景特別適合她和他。
今天讓我有所觸動的一個話題是,你有沒有愛上這樣一個人,雖然彼此深愛并且理智的明白沒有結果,但還是那么的有勇氣在一起?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朋友一段真實的感情,為了尊重她的意愿不方便透露真實姓名,暫且叫她A姑娘。我與A已相識近6年,從學校同一個宿舍到畢業工作,關系非常好,在學校睡同一床鋪幫我暖被窩,我兩經常形影不離在別人眼里都有些同性戀的傾向。
A是我特別喜歡的那種姑娘,張的并不出眾,可能在人群里你不會注意到她,但是她是屬于那種特別心地善良,連犯傻都會可愛的女孩,她從小都信基督教,每個禮拜,節假日都會去教堂禱告。所以你跟她說話,她說臟話的次數屈指可數,可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又是一個傻乎乎的光有著為愛勇敢的勇氣時常會迷失了自己的人。
她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喜歡上的男生都很優秀,在學校喜歡有貌又有德的學習委員,這一場暗戀和大多數的人感情一樣不告而終。畢業后只身一人去上海,喜歡上一個特別有才會生活并且懂浪漫的男生,后因分手傷心離開上海又回到西安發展。
今年的7月中旬,我兩去上海游玩,我問她再次回到上海什么感觸?她說,我們現在所走的每一段路都有回憶…
時過境遷,兩人已經沒有什么聯系。不過這樣也好。
她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年初她告訴我,她找到了那個對于她來說十全十美的男人。有車有房有貌,不抽煙不喝酒,會做的一手好飯菜。當然,這段感情,是A主動追的他,兩人認識一年零一個月,曖昧期七個月,連續表白三次遭拒,后又發揚心機婊的套路,各種關心對他好,最終俘虜他的心。 但是正式確定關系是因為A答應且同意只談戀愛不求結果,兩人談起戀愛來也是一個北郊一個南郊,晚上送A回家,白天只為一起吃頓飯。可讓我感動的是, 那天兩個人吃飯,A先到吃飯地方時先點了他最愛吃的干炸小黃魚打算給他驚喜。結果男朋友沒看見又在別的桌點了A愛吃的蝦。最后點多了退不了,兩人最后都吃的撐壞了,但心里確也幸福感爆棚。
戀愛雖甜蜜,但A的家不在西安,A男友的家在福建,雖在西安買房但是要回福建發展,A不是沒想過和他一起去那個未知的城市,A私下在網上查那邊的語言,習俗,婚事等等…結果卻讓A有心無力,福建說的是最難學的閩南語,家家戶戶基本上都信佛,信仰不同,語言不通,兩個人的感情再好,也抵不過這最現實最簡單的問題。
A馬上面臨著失業,可男友說別著急,大不了我養你?。告訴我,她聽見這句話,覺得他就是她的大樹。不管貧窮也好富有也罷。我明白A不是那種貪圖男友錢財的那種人。
A告訴我,她特別害怕時間,因為到年底男友就要回老家,A男友情商那么高活的又那么通透,他非常明白,兩人就算強行結婚在一起也是一場悲劇。面臨著年底分離,A明白如果分開,她恐怕連獨立的生活都沒有。
A多幸運能夠遇到一生中最愛的人。
又多無奈感情再好卻也逃不出這現實
故事還沒有結束。
能遇見本身就是一種福氣。
能錯過也是
let is b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