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平
2017年9月16日 周六
善心有善舉,在我們這個快速迭代的社會,擁有一份發心發念的善行,更是難能可貴。
不久前,有緣參加單位組織的愛心“捐資助教”活動,人員主要從青年團員的志愿者中選拔。當經過一天一夜舟車勞頓,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承德圍場的壩上地區,一個遠離都市繁華的偏遠鄉村。
從車里下來,抬頭看到了不遠處院子里的二層小樓,外觀粘貼著瓷磚,院前的路面剛剛經水泥硬化。邊走邊查看著小山村周邊的情況,群山繚繞,寧靜的空氣給這些久呆城市的人們有了絲絲的新意。走近院門,一群穿著整齊運動服的孩子們在陽光下等待著。沒有山里紅的臉蛋,大都皮膚黝黑,偶或有一兩個白凈面孔的女孩子,在這90多個幼兒園的孩子們中間灼灼閃亮。
志愿者們彼此猶疑地用眼神交換著各自的體會,這里看上去還是不錯的吧,哪里需要扶貧獻愛心!?大家機械地將購置的圖書、食品等物資搬下車。一切好像都是例行公事。如果將對待事物的看法停留在表面,那么此次的公益之行就成了泡影之旅。
集中在85--95年代的志愿者們,他們能踴躍報名參加此次行程,作為一個年齡長他們一輪多的隊友,我感到了知足。不祈求能夠有什么感人肺腑的行動,按部就班地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就算是萬事大吉。
捐書、“一對一”資金相助、發放食品等捐贈活動中,我卻發現有個人與眾不同。
H是一位90后,小伙子個頭不高,穿一件白色襯衣,一條藏藍色長褲,長相平常,屬于那種扔到人堆里你不好找到他的人。陽光下,H樸實的言語,憨厚的笑容,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在他這里沒有一絲障礙。
他蹲下身子,和坐在板凳上的孩子們平視著說著話,如那個鄰家哥哥一樣的親切。山里的孩子,扭捏著低下頭,兩手使勁拽著運動服的拉鏈,不吭一聲。H并沒有因為孩子們的不言不語而站起離開,他挪挪酸脹的雙腿,向前移動了半步,此時的他低下頭握住了面前男孩子的雙手。小男孩兒試圖從他的手中抽出,H看到了孩子的窘迫,輕輕拍了拍男孩子的肩膀,友好地看著小男孩兒的雙眼。
“和哥哥說一說你叫什么名字吧”H溫和的話語化開了小男孩兒的窘境,不好意思地輕聲說出了他的名字。H隨手將攤放在孩子膝蓋上的童話書拿了起來,邊翻看邊和男孩兒說著話,“你喜歡這書嗎?”羞澀地低著頭的孩子好奇地看著面前的這個大哥哥,用一雙疑惑的眼睛注視著他,接著卻默默地點了點頭。
90多個孩子,志愿者很少,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孩子們都照顧到,但是,在你的每一個行動中都會看到你是否是從內心發出的真心善意。對于單位這樣的公益行為,我們可能終生來到此地只一次,敷衍了事,沒有人會指出你行為的不妥當。你可以跟著大多數人的腳步,走走形式,為的就是在那行紅底黃字的條幅面前留個影,做個紀念,“我曾到此一游”。
真心蹲下身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將一個行為、一份善意真切地表達出來,這才是愛心捐助的真實意思表達。
網上流傳一個圖片,召集了五六個流浪漢模樣的人,手持百元大鈔的年輕人恭恭敬敬地將其發送到面前衣衫襤褸的人們手中。單從照片的畫面上看,這是一個愛心捐助活動,我們應為有這樣一群人感到欣慰。但是,當你將目光移到下邊配發的文字時,卻發現原來這是一個被導演過的“戲份”,發到流浪漢手中的錢在照完像之后,隨即收走。
善心善舉不一定需要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只從一件小事就能看到擁有一顆善心的真誠。善舉必是來自于善心善念,在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中,都深藏著。
無論我們身處在哪里,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會溫暖我們彼此陌生的關系。
我相信,H的人生不會錯!同時我也相信那些充滿善心愛意的人們,一定會有一個很棒的人生!
傳遞愛心,接力善心,成就善舉,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