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道的北方人,我個人感覺就像詩人夏竦所說“江北游人春未回,江南春色傍人來。”北方的春天似乎比起南方的春天來說來得晚一些。
我們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怡人的驚喜;感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悅目的春光。
《江南春日》 宋 · 夏竦
江北游人春未回,江南春色傍人來。
茶經穀雨依稀綠,花接清明次第開。
場上斗雞金作距,檻前妝鑒玉為臺。
六朝風物今何在,莫負流年酒百杯。
白居易《魏王堤》中說“花寒懶發鳥慵啼”,洛陽寒氣尚重,北方的花比南方的花要懶,沒那么勤快,太早的時候起不來,所以“花寒懶發“,再看懶得叫的鳥,“清啼”也是一份情懶。
北方的早晨還是有些冷,早晚溫差很大,人伸個懶腰都不愿意冒出熱乎乎的被窩,花、鳥隨人,懶懶的,晚晚地再出來,沒有那么多生命的歡欣啊。
白居易同樣踏馬尋春,“信馬閑行到日西”,信馬閑情,到處找春天,一直找到沉沉落日都西斜了。“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何處可以寄放他對春天的渴求?終于尋得了一個地方:由洛水形成的魏王池邊,魏王提上有幾林柳樹,“未春先有思”,柳條懸垂,春意已經萌動,站且可以讓他托付一點思情吧。
《魏王堤》 唐 · 白居易
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
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人們常說江南的女子溫柔如水,江南的春日也會是溫柔的吧。
看那“草長鶯飛二月,拂提楊柳醉春煙。"的江南,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
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所有的春意都融合在這醉人的春煙中了。
《村居》清 ·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日的美不僅是柔情似水,如夢似幻,卻也有它的廣闊、和絢麗。
好個“千里鶯啼”,那遼闊的千里江南,這繁麗的春景,不是局限在某個園林名勝中,而是鋪展在廣袤遼闊的村落里: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唐 ·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白居易在六十七歲的容年時光寫出的《憶江南》,早春氣象,詩人在他的記憶中:
“江南好,風景舊曾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有多好呢?一片片花團錦的顏色一一江南的花、江南的水如此明艷,春風吹拂的滿江綠水,就像青青的藍草一樣綠;晨光映照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的火焰還要紅,江南的春天如此絢麗多彩,多么生機勃勃。
春天是詩情畫意的載體,有春草綿綿,春柳依依,春鳥啼鳴,春思輾轉。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春天的美都是令人陶醉欣喜的,要知道“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就讓我們帶著感受自然的心去探尋春日,感受春日吧,享受這快意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