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昨晚失眠到凌晨,但好歹早上7.30還是從床上爬起來了。洗漱化妝換衣服收拾東西,出門剛好9.00 。完美????乛?乛????
明光橋南坐694,阜成門北下車,通過地下通道到對面,沿著宮門口二條胡同往里走,很快就到了魯迅故居,又稱北京魯迅博物館。
身份證取票直接進入。里面主要是介紹魯迅的生平和不同時期的作品。比較好的是我進去的時候正好有導游小姐姐在進行講解,順耳就聽了一些。原來魯迅小時候也和我們一樣喜歡畫冊和野史……這都是小孩子一致的喜好嗎?在介紹作品和生平時,大多是曾經學過的課文內容或中小學推薦課外讀物內容,稍稍回想就可以串成線。足以見得魯迅對我們這代人的影響。
順便吐個槽,原配在北京照顧老媽,現任跟著自己帶小孩??這個操作我有些眼熟啊……
地鐵到平安里,沿著護國寺小吃街向東,路上很多小吃(雖然熱到完全沒胃口……)
走到頭就是梅蘭芳紀念館了。門票十元,研究生并不可以半價(5555)
怎么說呢……dbq我實在不懂京劇,也不懂名旦,所以基本沒懂大師到底做了啥,只知道他好厲害好厲害好厲害……
出了梅蘭芳紀念館繼續向東,沿著定阜街。
先是路過慶王府,不過并不對外開放。不過有點疑惑,慶王府不應該是曾經的恭王府嗎?
路過北師大北校區(對他們竟然還有個這么漂亮的北校區在西城區!!!!還是輔仁大學舊址!嫉妒使我質壁分離~~)
本來是準備直奔郭沫若故居的,結果路遇恭王府,北京5A景區?想了想以前好像沒進去過,就順勢進去了。這也是這種游玩方式的優勢,遇到什么進什么,9.00到16.00,7個小時暢游無阻哈哈哈。
門票40啊,研究生還不給打折TAT。不愧是5A級景區,端午節向我展示什么是真的人山人海……幸好我長得高,主展廳里基本上全都是人,只能從別人的頭上看到恭王府的過往(也幸好圖在下面字在上面,才能讓我基本上讀完。)
恭王府是目前僅存的完好的親王府邸(總覺得有點不對,前面的慶王府和北師大北校區應該都是恭王府曾經的一部分……emmmm這該有多大啊)。原是和珅府邸(我才知道和珅原來姓鈕祜祿啊……我如果說我一直以為姓和會被嘲笑嗎……),后和珅被懲,府邸被賜給慶王。這個慶王也是奇葩,對權對錢都沒什么欲望,最大的愿望竟然是能得到和珅的府邸……不過逛完我也能理解,又大又美,沒有看地圖的我在里面迷路了……我懷疑我沒逛完就出來了嚶嚶嚶。慶王之后又是恭王,后屬于輔仁大學校舍。
恭王府除了主展廳在介紹恭王府變遷,其他展廳有展瓷器的,有展家具的,有展木雕的,和其他類似歷史展廳別無二致。感覺恭王府里展品主攻佛教“福”文化,好多地方有“福”字,雖然我覺得這樣好土……但也架不住好多人在“福”字旁邊拍照留念。
恭王府后花園很大,很漂亮。
據說這是恭王和王妃夏日最喜歡呆的房間,可以透過房門看外面竹林間戲班唱戲,美哉美哉。
龍王廟,好多人在這里祈福。據說我舍友在這里祈福后就脫單了?還是雍和宮?忘記了。emmmm我沒有祈福,現在想想有點后悔。如果有下次過去的機會會去試一試嘿嘿。
想想感覺很微妙,可能當時這些王爺們也想不到有一天誰都可以進去一睹,甚至臥室都不放過。感覺有點可悲。但我們這些趴在窗戶上看他們房間的人呢?感覺也蠻可悲的……嘖嘖。
沿前海西街向南走,可以到郭沫若故居。路上很多人力車胡同游,還有好多旅游的大爺大媽們排隊等。
郭沫若故居20一個人。主要是郭沫若的生平和作品介紹。我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偏見對郭沫若并沒有好感。不能理解他的作品,不能接受他的為人。有才無德。看完以后更對他沒啥好感了。雖然在生平里盡可能都隱去了,但還是可以從合影介紹里窺見一斑。娶老婆娶一個扔一個,哦不對,是扔一堆,還外加一群娃。于立群后來基本上都是在為他養娃為他著書,將自己隱于他背后。回來百度更加不齒了。
沿地安門西大街向東,從昨晚開始就吃了點水果,到下午一點多了還沒喝水沒吃東西,要餓暈了……
路過一個神奇的藝術館,只有小小的一個房間,竟然在高德上還有標注。
休息吃飯。
重新啟程,路上給朋友帶了禮物,趕在三點半前的尾巴到了齊白石故居紀念館(雖然我到了才知道人家四點才禁止游客進入,記錯時間了……)門票5塊一個人,里面真的很小,除了老爺子的作品,生平和還原的房間外就沒什么了。
老爺子很喜歡做信箋,紀念商店里也有賣漂亮的信箋的。看到有游客用信箋寫完后放在桌上的,有種別樣的韻味。
雖然很累,看時間還早,我還去凱德逛了個街才遛彎回學校。不得不說貴的眼線和睫毛膏就是好,大熱天任我在外面浪也沒暈。下次再找時間逛逛沒來得及的名人故居和博物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