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幼云
在我的生命歲月里,這個秋天是凄苦而哀傷的,而定格在9月27日凌晨,更是令我欲哭無淚、傷痛至極的,我至真至誠、相識三十五年的摯友傅曉東先生溘然長逝,讓我悲憤難抑、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這是真的!那個走路那么踏實,說話那么率性,做事那么認真,做人那么真切,對生活那么自如,那般愛妻憐女,那般珍視友情、才情卓著,生活底氣那么充盈的人,怎么會說走就走了?說永別就永別了?
傅曉東是大巴山人,因妻子是六中的教師而調往自貢。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經好友開杰引薦,在貢井文化館二樓的一間辦公室,我結識了這個身體敦實,說話底氣十足,笑聲豪爽,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傅曉東!
那時,他的書法已經小有名氣。我對有建樹的人一向是十分尊崇膜拜的。知道他要來單位拜訪我,我就提前在辦公室給他備好了紙和墨汁,聽到我的要求,他竟沒有半點猶豫,隨即鋪開紙張,毛筆蘸上墨汁,略一思索:“你們公交人講的優質服務,那我就用心送你們兩個字:優服”!當那出神入化,如活蹦亂跳的兩個字映現在眼前時,那個“優”字半人旁的一撇,儼然一只跳躍在枝頭上的小鳥,靈光再現,栩栩如生,似書似畫的兩個字至今鮮活在我心底,我驚嘆書法的魅力,更感概眼前這個男人豐富的內心和無所不及的視野!
他說:“你兄弟叫我做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會盡力”!我迷惑感動得快要落淚,他用有力的手拍拍我:“每個人都會去做他認為值得去做的事,用心去做該做的事”!
那時,文化館只有門衛才有一部電話,一旦電話占線,我就會跑過去聽他海吹神聊。他那傳奇一般的經歷,每每讓人聽得熱血奔涌、不能自持!這個出身教育世家,卻過早輟學,連初中也沒畢業就踏上社會,不長的時間就被社會上的兄弟伙擁立為大哥的人常常自嘲是大巴山的總街娃。待1977年恢復高考,沒復習幾天的他就輕松考上了名牌大學!這份底蘊和內涵常讓人望其項背而自嘆!
曉東的才藝就是開掘不盡的一座寶庫,沒有他不能的,而且一做就是做好的。在談論寫小說如何選材時,他一句:“最容易寫的就是小說,不就是自己生活的提煉和升華嗎?講好故事就行”。創作竟被他如此輕描淡寫,沒承想,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就寫出了長篇小說《山里還留有一名知青》,簡直是不鳴則已,一鳴就是轟天驚雷!隔了一段時間,他又說,自己想寫一部專著,干脆就叫《老子解讀》,把自己對古人的思想加以解析,注入自己對世界、人性生活的思索,算自我對生命的僅有、對前人的敬畏吧!很短時間,一部四十余萬字的巨著就捧獻給世人,讓人精神振奮、讀后獲益匪淺……
曉東本人就是一本百讀不厭、常思常新常憶常感動的樣書!他的才智,他的敏銳,他粗獷的外表下的柔軟細膩的心,他的無所不通、伸手就來,在百無聊奈困頓乏味的日子里,泛起的詩情,誘動的光亮,浮現的聰慧,讓你時常驚詫不已。
貢井區舉辦第一屆卡拉OK大賽,地點選在長征機床廠俱樂部,做為組織者和評委的曉東當然要在場,在話筒調試時間,需要多人去試試話筒音響效果,輪到他上臺試音時,只幾句唱腔,那純美無比穿透力極強的男高音,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所有參賽選手一齊圍著他,要他講解怎樣才能唱出他那種天籟之聲?后來,有精明于世故的朋友調侃,這曉東就是太能干了,總是把自己的光照暖了別人的臉,不然,早當大領導了!聽聞此言,曉東淡淡一樂:“本人無此雅興”!
他的很多才能都是被人逼著,他才出來應戰的。我的一位好友曾經是貢井的一名中學校長,他曾在區里參加乒乓球賽獲得過前三名,一次年飯時,校長津津樂道自己的球技,同桌的曉東只一句:“黃河餐館樓上就有球桌。”校長來了興趣:“那我先讓你十顆球再說!”曉東回一句:“我讓你二十顆,如果我輸了,在這兒請你們大餐一個月”!態度之誠懇,讓我們一桌人立即歡呼雀躍,興奮得要發狂。結果可想而知,球技十分了得的校長,第一回1:23輸了比賽,使得校長放下球拍,心悅誠服地要拜他為師。
那時,在外就餐的時候多,每每都以曉東在桌為樂,他的引經據典,他的輕松豁達、幽默,常令人忍俊不止!一次,與一位大廚同桌,該員大談烹飪,刀工如何了得,曉東回一句:“現在上灶晚了些,大家肚子都飽了,干脆把菜板和刀拿來,再來兩個白蘿卜,現炒現賣”。大廚立刻來了興趣,這不是他的老本行嗎?這是不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嗎?別說,還就怪,兩人同時切片下刀,一招一式下來,曉東切得既快又細,先切完還捏起一小撮細如毛發的蘿卜絲往墻上一拋,穩穩貼在墻上,啞口的大廚連續作揖認輸。03年底,開完“幼云散文集”作品討論會,晚餐后,一大幫文友還沒盡興,又約到一起在貢井街邊吃邊宵夜,這時,有人提議,不如吟詩撫琴。幾句詩后,一曲二胡“愿天下窮苦大眾都解放”獲得滿堂彩。曉東也一時興起,接過二胡,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那哀婉深沉的旋律,像從心尖滑蕩的柔美音律,讓路邊散步的人們紛紛縈繞,享受難得的音樂帶來的身心享受……那一刻,我徹底迷亂惶惑!這么一個文史哲都懂,門門精、樣樣會,無師自通,什么都運用自如,且善良寬厚豁達的人,怎么會對我這般仁義,如此寬愛?
這些生活的片段愉悅了我那些年寂寞的時光,始終讓我不解的是,自認識之始,曉東對我的關切,對我的好,就從沒間斷過。他告訴我,只要你幼云叫我做任何事,我都會很高興地去做,叫我寫字,哪怕是單位里的廁所我也提寫。
03年夏天,曉東就很認真地對我說:“你寫了這么多年東西,也該出一本專集了”。我說:“沒意思,別人喜歡看,你無需出書,不喜歡還不是廢紙一堆”。他笑笑,不置可否。幾天后,他從報刊上搜集來的我文章,設計的封面,甚至由他親提的書名交給我,還聯系了出版社和印刷廠,這下我無話可說了。讓人感動無比的是,這年夏天,他父親正身患肺癌晚期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是在熬了無數個夜給我整理的這本書,更是他在病床上為我的散文寫序,那些溫潤滾燙的句子至今讓人動容:“要敞開心靈,快樂和幸福就會循跡而至。”
曉東,真心知我!十年前,曉東告訴我,為了孩子,全家要搬到成都去,我說,你可是大半個自貢人,奮斗在自貢,成就在自貢。他說:“是,這里有太多的牽掛,所有的美好歲月都留在這里了,更何況,我的收藏、我的足跡……”再笑笑,“我還是市書畫協會副主席,真不舍”!
沒法,最后,我只得自己掏錢租了一輛公交車把他送到成都,他的所有家當,甚至包括他的珍貴收藏,空蕩蕩的一輛車就送走了他!
我真不知道,這人生情誼是怎樣把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深系在一起,從此心靈相通,彼此關切,深深祝福的!我的如兄長般的朋友,我的總關心著我牽掛著我,怕我出差、怕我跌倒,甚至娛樂時生怕我輸都要緊挨在我身邊給我打氣助威的摯友,突然與世長辭,總不讓人扼腕傷情、悲從感來!
他這些年,幾乎天天一篇勵志美文,內容之繁,詞句之豐,意境之美,讓人讀后受益。憶別曉東的最后一個微信是8月份的凌清晨7點半,這是他留給我在這人世界最后的一段文字:“風動荷花香,人靜自然涼,蟬鳴夏日長,祝福送健康。過好每一天,鮮花,握手!”
生命無常,人生多艱,真不知前方有什么災禍和困境,有多少意外的傷情在等著我們!深深為曉東鞠上一躬,悲嘆一個才情四溢、人格高潔、襟懷意廣,熱誠厚道的長兄的黯然而去,傷感一個博學古今,心若孩童,喜怒皆成文章,世事懷揣于胸的摯友的不辭而別……,天堂,一定會因你而多一縷墨香,多一份浪漫,多一絲情義的味道!
胡幼云
202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