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技術中就要求你們交流對象在哪曾你就要在那里,你就要到那里去找他,和他在那里產生共振。
同頻共振
我們在遇到別人遇到困難,提問時,第一方應就是我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給你提供方案。就像唐晶那樣。至于唐晶為何會這樣做做,這是和她的經歷有關。
就在剛剛,我寫文章時下樓梯過程中,應景發生這樣一幕。
女兒在爸爸的肩膀上傷心,哭泣,在解釋些什么。
但媽媽說,“哭有用嗎?”“我不要挺你解釋,解釋都是蒼白的。”
爸爸對女兒溫和也說,“你告訴我哭有用嗎?”“哭有用嗎?”
媽媽在一旁回答到,“哭有用”“一時有用”“你勝了。”
女兒說,“我不要你了。
”媽媽說,“你一天不要我十幾次。”
等車時,女兒在爸爸肩頭哭著說,“我再也不要了,你這個壞媽媽。”
這個過程中,除了女兒有的情緒激動,父母相對都是理性的,溫和的。
我沒有小盆友,所以不知道怎么解釋其中的過程。但我不喜歡這種全世界就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對于小盆友,有些東西要這么早的告訴她嗎?
用成人世界的規則,規范要求另外一個世界的人。有時候,這種方法甚至在成人世界都不一定有用。
如何有效的影響他人,首先要何她在一起,你們的氣場是要共振的那種。
要做好個人感覺很難。同道,三觀一致不必說,自然容易。對于不認同的,就像哭這種行為,我們要如何才能和他們共振,或者說該不該發生共振呢?
如何讓大家都舒服的產生這樣的共振,是我要繼續修煉的能力。
美好和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