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到有好多文章標榜自己讀了好多書,進而宣揚讀很多書的方法,讓人驚訝和疑惑。
記得以前聽說著名人物都讀書甚多,難道現在勸人讀書的根源在這里?
如果這樣,多讀書也是不成立的。因為多讀書不成功的例子更多。多讀書并不能保證成為大人物,發大財。知識經濟時代不意味著一定要多讀書,尤其是只講數量,不講目的和方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的很,不是一定要讀書的。
簡單說,按照筆者前面的觀點,讀書還是要和自己的問題結合起來,按時髦的說法,就是要有問題意識。孫正義也好,馬云也好,斯大林也好,這些成功人士都是帶著問題去讀書,讀書是為了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又不讀書,相信他們也不會讀書。總之,他們不會為了讀書而讀書。
現在的書讀得完嗎?
大學或青年時期只講多讀書,不問方向,不為問題,那才是要出問題的。
你的問題在那里存在著,不去解決,而去讀書,下意識是希望多讀書能解決那些問題的,但實際上這往往就是南轅北撤、緣木求魚。為解決問題而去讀對問題有幫助的書是可以的,有問題不管而去讀所謂世界名著,去追求讀書的數量,吾不知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