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
成長是一場自我的較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從沒想過自己也有被表揚的一天,這一切都要感謝喜紅姐。
喜紅姐,全國優秀教師,一個離我特別近的大神。不管外面那么多的語文大咖,但對于我成長幫助最大的就是喜紅姐了。
都說一個人的成長不是無緣無故的,總有始端,而我的正式成長則是遇到喜紅姐以后。
最開始遇到她的時候,是我準備要參加縣級優質課評選,學區沈主任想讓我講課水平有所提高,特別喊來了旁邊學校的岳喜紅老師。當時,岳老師已名聲在外。可當時的我,還處在對語文的懵懵懂懂中,有些自我的小心思——就這吧,我覺得自己還行。
猶記得,當時讓姐姐試聽的那節課《竊讀記》,自己自以為講的不錯,有板塊,有講有練。姐姐當時的評課,可謂是犀利的,一針見血:“如果讓外行來聽這節課,那熱熱鬧鬧,但讓內行語文老師來聽,那就是一個字——虛,你的課整個都飄在教室上面,學生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我這個人說話就是太直,你不要心里難過,語文教學你要深入呀,妹妹。”這些話真的可謂是刺入心底,我為我的自滿而羞愧,也暗暗覺得確實要努力了。
別說,喜紅姐就是那樣一個直腸子的人,是一個想要你真正成長的人。
再往后,真正的接觸則是來到樓村中學以后了,那可以算作成長的真正開始。
當時,自己初來乍到,不知道該怎么做好分管教務的副校長工作。我把我的苦惱給姐姐傾訴,姐姐也不厭煩,傾囊相助。因為姐姐以前干過教務,她把她的成熟經驗一一傳授。這對于一個剛接觸這項工作的我倍加感動。慢慢的,我努力跟著學校的王主任學習,學校工作的正規讓我整個人慢慢忙碌起來,原來教務的工作是這樣繁瑣的。
真正開始專業成長的則是沒多久姐姐成立了學校名師工作室。在工作室的一切,讓我對語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原以為教學就是認真備課、認真教學就可以了,原來不是這樣的,成長從不是按部就班的日復一日。
在工作室,從最開始的讀名家大作,寫讀書筆記,微信打卡,進行讀書分享,案例學習,這些任務一開始讓我喘不過氣來。任務太多,而且從沒有這樣做過,好難。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輕輕松松的,唯有堅持才是正道。
姐姐總是適當的鼓勵著大家,催促著大家,我們踉踉蹌蹌地前行著。
從校工作室的8個人慢慢地發展成鄉工作室16人,再到縣名師工作室35人,隊伍的壯大,恰恰則是成長的力量。工作室在成長著,我也隨著它慢慢成長著。
從縣優質課到省優質課,我慢慢地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只要努力,而這一切的成長都離不開那個督促我的人——岳喜紅。
成長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但前提我們要有爬上巨人肩膀的力量。而我努力著,緊跟我的巨人,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