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天接著上一篇文章,來繼續分享兩種心理防御方式。
一、轉向自身
有自殺傾向的人不喜歡自己對其他人感到暴烈的憤怒。取而代之,他們把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
咨詢舉例:一位咨詢師在跟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女患者進行面詢時,咨詢師向她解釋了她的自殺念頭:“我想你會希望把自己殺了,因為你不愿意想到自己對他的憤怒。”她回應說:“我不只是生氣,我是暴怒,不,是狂怒。”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這本書給咨詢師的提示是:幾乎全部的自殺企圖和許多有自殺意念的案例都會牽涉到將憤怒轉向自身。跟任何懷有自殺想法的人去討論這種防御機制都將會很有價值。
二、外化
即把你自己內心的一部分體驗成你的“外界”。你可能會認為某些人或“社會”會批評你,而事實上是你感到自責。
臨床上,這是對咨詢極為常見的阻抗方式。如,來訪者會對咨詢師說:“你大概會認為我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然后再透露一部分自己的令人難堪頭頂的行為。又比如,一些青少年來訪者會說:“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都很討厭我。”其實這是來訪者自己對自己的不接納。
當咨詢開始時,來訪者就表現出外化時,咨詢師不要馬上告訴來訪者不應該感到自責來消除他們的內疚感,可以說:“聽起來似乎你預計我會是一個苛刻的人。可能是你感覺自責,所以你也以為我會批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