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具體內容 |
---|---|
文件操作 | 1:文件操作介紹 |
2:文件的打開與關閉
3:文件的讀寫
4:文件及文件夾的相關操作 |
| 異常處理 | 1:異常介紹
2:捕獲異常
3:異常的傳遞
4:拋出自定義的異常
5:異常處理中拋出異常 |
一、文件的介紹
1 :什么是文件?
如下圖展示數據
2 文件的作用
使用文件的目的:保存數據存放在磁盤
把一些存儲存放起來,可以讓程序下一次執行的時候直接使用,而不必重新制作一份,省時省力
二、文件的打開與關閉
思考:如果想用word編寫一份簡歷,應該有哪些流程呢?
步驟:新建--寫入數據--關閉
打開word軟件,新建一個word文件
寫入個人簡歷信息
保存文件
關閉word軟件
同樣,在操作文件的整體過程與使用word編寫一份簡歷的過程是很相似的
- 結論
打開文件,或者新建立一個文件
讀/寫數據
關閉文件
2.1 打開文件
在python,使用open函數,可以打開一個已經存在的文件,或者創建一個新文件open(文件名,訪問模式)
格式
f = open(‘文件’, 'w')或者f = open('文件', 'r')
如下圖所示:不同的打開文件的方式
常見的文件操作有:寫,讀,追加
2.1.1 寫數據(write)
格式
對象 = open("文件",w)
對象.write("寫入數據")
對象.close
案例:以寫的方式打開文件,寫入數據
f = open('test.txt', 'w')
f.write('hello world, i am here!')
f.close()
繼續寫入數據
f = open('test.txt', 'w')
f.write('I love you')
f.close()
總結:
如果文件不存在那么創建,如果存在那么就先清空,然后寫入數據
2.1.2 讀數據(read)
案例:以讀的方式打開文件,讀取數據
格式
對象 = open("文件",r)
變量 = 對象.read()
print(變量)
案例:讀取文件(test.txt)
f = open('test.txt', 'r')
content = f.read()
print(content)
總結:
如果用open打開文件時,如果使用的"r",那么可以省略,即只寫 open('test.txt')
如果沒有文件,打開報錯,存在該文件才能操作
如果文件中存在中文顯示,會出現亂碼需要添加encoding='utf-8'
open(‘test.txt’,”r”, encoding='utf-8')
思考:如果只想讀取幾個字怎么操作?
案例:讀取指定長度的數據(單位是字節)
f = open('test.txt', 'r')
content = f.read(5) # 最多讀取5個數據
print(content)
注意:
使用read(num)可以從文件中讀取數據,num表示要從文件中讀取的數據的長度(單位是字節),如果沒有傳入num,那么就表示讀取文件中所有的數據
2.1.3 讀數據(readlines)
就像read沒有參數時一樣,readlines可以按照行的方式把整個文件中的內容進行一次性讀取,并且返回的是一個列表,其中每一行的數據為一個元素
格式
對象 = open("文件",r)
變量 = 對象.readlines()
print(變量)
案例:讀取文件(test.txt)
f = open('test.txt', 'r')
content = f.readlines()
print(content)
print(type(content))
2.1.4 讀數據(readline)
readline可以按照行的方式把整個文件中的內容進行一行一行的讀取
格式
對象 = open("文件",r)
變量 = 對象.readline()
print(變量)
案例,一行一行讀取
f = open('a.txt', 'r', encoding='utf-8')
while True:
content = f.readline()
if content:
print(content)
else:
break
2.1.5 可寫(a)
格式
對象 = open("",a)
對象.write("寫入數據")
對象.close
案例,在文件中寫入數據
f = open("test.txt",a)
f.write("新的數據")
對象.close
總結:
(可寫)形式打開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則創建并從頭添加寫入的內容,存在則原有數據后追加數據
2.1.6 讀數據(rb)
格式1
對象 = open("二進制文件",rb)
變量= 對象.read()
print(變量)
格式2
with open("二進制文件","rb") as 對象:
變量 = 對象.read()
print(變量)
案例:使用盡可能多的方式實現讀取圖片
f = open('33.jpg', 'rb')
content = f.read()
print(content)
with open("33.jpg","rb") as rf:
res = rf.read()
print(res)
使用習慣:格式2中不需要手動關閉文件,所以經常被使用
總結
如果沒有文件,打開報錯,存在該文件才能操作
2.1.7 寫數據(wb)
格式
with open("二進制文件","wb") as 對象:
變量 = 對象.write()
print(變量)
案例:備份圖片
with open("1.jpg","rb") as rf:
res = rf.read()
with open("textjpg.jpg", "wb") as wf:
res = wf.write(res)
print(res)
2.2 關閉文件
格式
close( )
2.3 思考題
如果一個文件很大,比如5G,試想應該怎樣把文件的數據讀取到內存然后進行處理呢?
調用read()會一次性讀取文件的全部內容,如果文件有10G,內存就爆了,所以,要保險起見,可以反復調用read(size)方法?每次最多讀取size個字節的內容。另外,調用readline()可以每次讀取一行內容,調用readlines()一次讀取所有內容并按行返回list?因此,要根據需要決定怎么調用。如果文件很小,read()一次性讀取最方便;如果不能確定文件大小,反復調用read(size)比較保險;如果是配置文件,調用readlines()最方便
三、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
文件的相關操作
有些時候,需要對文件進行重命名、刪除等一些操作,python的os模塊中都有這么功能
3.1 文件重命名
os模塊中的rename()可以完成對文件的重命名操作
格式
import os
os.rename("需要修改的文件名","新文件名")
案例:
import os
os.rename("test.txt","new.txt")
3.2 刪除文件
os模塊中的remove()可以完成對文件的重命名操作
格式
import os
os.remove("文件名")
案例:
import os
os.rename("new.txt")
文件夾的相關操作
2.1 創建文件夾
os模塊中的mkdir()可以完成對文件的重命名操作
2.2 獲取當前目錄
os模塊中的getcwd()可以獲取當前目錄
四、異常
1:什么是異常?
異常即是一個事件,該事件會在程序執行過程中發生,影響了程序的正常執行。
一般情況下,在Python無法正常處理程序時就會發生一個異常。
異常是Python對象,表示一個錯誤。
當Python腳本發生異常時我們需要捕獲處理它,否則程序會終止執行。
演示異常
f = open("123.txt","r") #FileNotFoundError: [Errno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123.txt'
list =[1,2,3]
print(list[4])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str="jack"
str.index("v") ValueError: substring not found
c= 5/0
print(c)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2 異常處理
2.1 作用
捕捉異常可以使用try/except語句。
try/except語句用來檢測try語句塊中的錯誤,從而讓except語句捕獲異常信息并處理。
如果你不想在異常發生時結束你的程序,只需在try里捕獲它。
2.2 語法
以下為簡單的try....except...else的語法
try:
<語句> #運行別的代碼
except <名字>:
<語句> #如果在try部份引發了'name'異常
else:
<語句> #如果沒有異常發生
代碼
try:
open("qwe.txt","r")
print("123")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異常處理")
else:
print("沒有異常")
try:
open("qwe.txt","r")
print("123")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as result:
print("異常處理",result)
else:
print("沒有異常")
2.3:使用except而不帶任何異常類型
你可以不帶任何異常類型使用except,如下實例
語法
try:
正常的操作
except :
發生異常,執行這塊代碼
else:
如果沒有異常執行這塊代碼
代碼
try:
open("qwe.txt","r")
print("123")
except :
print("異常處理")
else:
print("沒有異常")
注意:以上方式try-except語句捕獲所有發生的異常。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不能通過該程序識別出具體的異常信息。因為它捕獲所有的異常。
2.4:使用except而帶多種異常類型
語法
try:
異常的操作
except(Exception1[, Exception2[,...ExceptionN]]]):
發生以上多個異常中的一個,執行這塊代碼
......................
else:
如果沒有異常執行這塊代碼
代碼
list = [1,2,3,4]
try:
open("qwe.txt", "r")
list[7]
except (NameError,FileNotFoundError) as rese:
print("出現異常")
else:
print("沒有異常")
2.5:try-finally 語句
try-finally 語句無論是否發生異常都將執行最后的代碼
語法
try:
<語句>
finally:
<語句> #退出try時總會執行
案例
try:
fh = open("test.txt", "r")
fh.readlines()
fh.close()
finally:
print("Error: 沒有找到文件或讀取文件失敗")
注意:當在try塊中拋出一個異常,立即執行finally塊代碼。
finally塊中的所有語句執行后,異常被再次觸發,并執行except塊代碼。
參數的內容不同于異常
2.6 異常的傳遞
代碼
def func1():
print("---func1--1---")
print(num)
print("---func1--2---")
# def func2():
# print("--func2--1---")
# func1()
# print("--func2--2---")
def func3():
try:
print("---func3--1---")
func1()
print("--func3--2----")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result)
print("--func3---3---")
func3()
#func2()
2.7:觸發異常
可以使用raise語句自己觸發異常
案例:輸入考生的成績(0~100)
def functionName( score ):
if score < 0 or score >100:
raise Exception("Invalid score!", score)
# 觸發異常后,后面的代碼就不會再執行
functionName(200)
2.8:用戶自定義異常
定義
通過創建一個新的異常類,程序可以命名它們自己的異常。異常應該是典型的繼承自Exception類,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
代碼:長度不低于3為
class ShortInputException(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length, atleast):
self.length = length
self.atleast = atleast
def main():
try:
s = input('請輸入 --> ')
if len(s) < 3:
# raise引發一個你定義的異常
raise ShortInputException(len(s), 3)
except ShortInputException as result:#x這個變量被綁定到了錯誤的實例
print('ShortInputException: 輸入的長度是 %d,長度至少應是 %d'% (result.length, result.atleast))
else:
print('沒有異常發生')
main()
五、模塊
Python 模塊(Module),是一個Python文件,以.py 結尾,包含了Python 對象定義和 Python語句
下例是個簡單的模塊 aa.py:
def test1():
print("我是模塊1")
def test2():
print("我是模塊2")
5.1:模塊的引入
5.1.1:import
模塊定義好后,我們可以使用 import 語句來引入模塊,語法如下
import module1[, module2[,... moduleN]]
test.py 文件代碼
import aa
aa.test1()
aa.test2()
#我是模塊1
#我是模塊2
導入python中的模塊os/math
代碼:開平方根
import math
print(math.sqrt(4))
2、注意:一個模塊只會被導入一次,不管你執行了多少次。這樣可以防止導入模塊被一遍又一遍地執行。
5.1.2:from…import 語句
Python 的 from 語句讓你從模塊中導入一個指定的部分到當前命名空間中,語法如下
from modname import name1[, name2[, ... nameN]]
test.py 文件代碼
from aa import test1
test1()
我是模塊1
注意:只能調用導入的模塊中的部分,如果想使用test2,需要如下操作
from aa import test1,test2
test1()
test2()
我是模塊1
我是模塊2
思考:如果需要導入模塊中的部分有很多,怎么操作?
5.1.3:from…import * 語句
把一個模塊的所有內容全都導入到當前的命名空間也是可行的,只需使用如下聲明:
from modname import *
test.py 文件代碼
from aa import *
test1()
test2()
我是模塊1
我是模塊2
擴展
使用all魔幻方法
當被引入的包中有all=(),里面指定的才能被調用,調用的時候使用from模塊名
import*
aa.py
__all__=('test1','test2')
def test1():
print("我是模塊1")
def test2():
print("我是模塊2")
def test3():
print("我是模塊2")
test.py
from aa import *
test1()
test2()
六、Python中的包
包是一個分層次的文件目錄結構,它定義了一個由模塊及子包,和子包下的子包等組成的 Python 的應用環境。
簡單來說,包就是文件夾,但該文件夾下必須存在 init.py 文件, 該文件的內容可以為空。init.py 用于標識當前文件夾是一個包。
考慮一個在 day 目錄下的 runoob1.py、runoob2.py、init.py 文件,test.py 為測試調用包的代碼,目錄結構如下
test.py
day
|-- __init__.py
|-- runoob1.py
|-- runoob2.py
源代碼如下:
day/runoob1.py
def runoob1():
print "I'm in runoob1"
day/runoob2.py
def runoob2():
print "I'm in runoob2"
然后我們在 day 同級目錄下創建 test.py 來調用 day 包
導入 Phone 包
from day.runoob1 import runoob1
from day.runoob2 import runoob2
runoob1()
runoob2()
結果
I'm in runoob1
I'm in runoob2
補充python常用模塊
作者:XiaoQu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u/21209aff37c1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