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杜七
- Update: 2015.6.30
一個處女座BI的自救式吶喊。
0,前言
我是一個處女座BI。
今年接手數據需求審批工作。
當面對一些或邏輯混亂,或表述不清,或信息不完整的需求時候,立馬覺得世界都不美好了。
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特此來吶喊幾句。
萬一有用呢?
1,需求種類和目的
-
1)需求種類:
-
開放式需求:
- 定義:你有一個想法,想通過某些數據,或者分析方法來驗證,所以提出需求。
- 特點:這類需求是比較開放式的,針對一個目的,回答者可能通過各種方式來分析,檢驗等等
- 結果:回答者返回某些數據和相關結論。可能跟你想的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
封閉式需求:
- 定義:這類需求只需要回答者提供你所需要的數據,然后你再根據返回的數據進行分析驗證
- 特點:回答者只需要根據你要求的數據字段提取數據,返回給你就可以了;
- 結果:拿到想要的數據
-
申請式需求:
- 定義:申請某些權限,或者數據審批等;
- 特點:管理員,或者接口人根據需求審批;
- 結果:通過,或者不通過
-
-
2)需求目的:
- 解答自己某些問題和疑惑
- 滿足自己工作中數據需求
- 授予權限
- 對自己工作提供幫助
2,如何提交需求
-
1)正常流程:
- 線上系統:目前集團層面,或者各個事業部都有一個相對統一的線上流程提交平臺,大家問清楚都可以線上提交
- 發送郵件:如果某些需求線上平臺不能滿足,可以征得相關同學同意,發送郵件
- 電話溝通:如果事情緊急,或者特殊,可以電話溝通提交需求,事后再線上或者郵件補發
-
2)個人建議:
- 普通不緊急需求:走線上系統。按照固定流程處理,雙方處理都很方便。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等著做你的需求;
- 重要不緊急需求:走線上系統和發送郵件,然后電話跟相關同學確認,避免遺忘;
- 緊急需求:電話溝通,然后發送相關郵件確認;
3,怎么樣提交需求
-
1)可能你也提過類似的需求:
“請幫我看以下,淘寶和商城賣家店鋪超過50%回頭客的人店鋪的成交情況”,
————請問,您看到這一句話郵件,能一下子看明白這個人要啥么?反正我是要經過“糾正錯別字”,以及“拆分字詞”,還有“梳理前后關系”才能確認這個人要什么。“Hi,幫我取以下啊,這段時間有波動客戶的效果數據,比如啊,消耗,成交,流量等等”。
————怎么算波動?這段時間是哪段時間?到底要哪些數據?我看了TA的需求,完全不知道TA要干啥。”工作需要,請您開通某些權限“
————您覺得我會知道你的”工作“是啥么?你工作跟需要”這個“權限有什么因果關系?您想想自己提過的需求,有類似的毛病么?
-
2)合理的需求應該怎么樣:
-
Idea:
- 自己想清楚要做什么,想法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哪些數據可以幫你把這個事情梳理清楚?在提需求以前,自己找一張紙,理理清楚
- 把你的目的寫下來,想要的數據寫下來,然后分析下這些數據是否滿足你的需要,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可以反映想分析的某個問題?
- 如果自己想不清楚,可以請教其他同學。千萬不要稀里糊涂的就提交了。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
What:
- 根據自己梳理清楚的結果,明確需要的數據字段
-
When:
- 明確想法和數據字段以后,再確定數據的周期,即什么時間段內的數據
- 最后,再寫清楚需要提供數據的deadline,供回答者參考。
-
-
3)如何描述你確認的需求:
明確了自己的需求,需要到線上系統,或者發送郵件來提交,這個過程更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畢竟,我們的想法通過言語表達出來,有些時候因為邏輯、措辭、或者歧義等原因,很容易給別人造成誤解。所以,在線上提交和寫郵件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3個問題:-
清晰:
- 邏輯的清晰
- 言語的清晰
- 排版的清晰
-
避免歧義:
- 用詞歧義
- 語句的歧義
- 定義的歧義
-
備注:
- 特殊用詞要備注
- 特殊的定義要備注
-
-
4)用“別人”的眼光重新Review需求:
-
發送前:
- 我、你、他,每個人對同樣一句話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己梳理清楚以后,也用清晰的邏輯和語句寫好,發送以前,再看看自己的需求。如果換做其他人來看這個需求:目的是否合理?需要的數據是否能驗證目的?我的描述是否清晰?用詞沒有歧義吧?特殊的定義備注好了么?
-
發送后:
- 如果著急,電話跟回答者確認一下,讓他看一下你的需求是否明確;
- 如果不著急,旺旺告訴他一下,讓他有時間的時候看一下你的需求。
-
4,需求實例
需求想法:最近一個項目上線,想看項目上線的結果怎么樣?
-
梳理需求:
Idea: 分析項目上線的效果
-
What:
- 需要上線前后產品的效果
- 需要對比測試桶和基準桶的ctr,cvr,ppc,rpm
- 通過ctr和ppc對比,可以反映項目是否提升了產品的應收能力,是否降低了賣家出價,以及跟項目預期是否相符?
-
When:
- 項目上線是10.15,所以,需要對比上線前后一周的數據,即10.6-10.14 vs 10.16-10.24
- 我需要在10.25號拿到這份數據,項目總結會用。
-
待發送郵件的內容:
- 需求目的:分析xx項目上線前后產品指標變化,評估線上效果是否符合項目預期?
- 需要的數據:
- 時間周期:10.6-10.24
- 需要字段:產品A,桶號,ctr,cvr,ppc,rpm
- 截止時間:2014.10.25
-
重新Review需求:
- 要對比效果,必須有基準桶和測試桶號,否則對比不了?
- 對比的ctr,cvr,ppc,rpm足夠么?是不是只需要產品A匯總后的數據就可以了,不用其他詳細的數據?
- 回答者是否了解ctr,cvr,ppc,rpm是什么?是否要單獨備注
- 時間周期合理么?
如果覺得沒有問題,回答者可以清楚知道你的需求,就可以發送了。記得提醒一下回答者接受需求。
5,需求的背后
- 為啥一個需求值得如此花力氣描述?
- 提交一個需求,是一個人思維邏輯、能力的體現。稀里糊涂的需求,必定是稀里糊涂的人提交;
- 提交一個需求,不僅僅是一個需求而已,它是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浪費自己的時間沒關系,不要浪費別人時間;
- 提交一個合理清晰的需求,更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別人有義務來協助你,但是你更應該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不是請吃飯,而是工作中專業、靠譜的協作。
- 提交一個清晰合理的需求,間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如果每次提交的需求都是模糊,不確定,以后類似的需求,回答者肯定會避而遠之。
00,寫在最后
工作,是由一群專業、熱情的人協調配合做好一些事情的過程。
工作,有專業的分工、固定的流程和思路。
如果一個人不能用專業能力、清晰思路融入到工作中,結果嘛,大家都懂得。
沒有人喜歡接到一個亂七八糟的需求,然后電話郵件再扯一頓亂七八糟的想法,然后整個上午美好的陽光就看不到了。
做靠譜的人,從靠譜的需求開始!
PS: 我個人的習慣,如果看到需求描述的很清晰,處理它的動力會+100;反之,動力-300,這就是我個人的工作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