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破五。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
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兩響)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破五”早晨進勞苦大眾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正月初五,祭財神。
正月初五祭財神,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行神。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貴。
正月初五,禁忌。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也稱“忌針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五。
中國民間過春節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飯,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諸多禁忌,在過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
初五這天,中國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習慣上,過了“破五節”,商店酒樓五行八作方才正式開張從業。如有鋪面變化、柜臺增減之舉,一般多在初六定奪。
由于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在北京一帶,婦女不許于此日串門,串門則不祥。在河南一些地區,人們于此日不勞作,否則本 年內遇事破敗。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稱的“破五”,吃餃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兒今兒個一定要做的兩件事兒。中國民俗有一說,“破五”前諸多的禁忌,過了今兒個就能破了,人們便往來祝賀新年,各家邀請賀客,飲食嬉戲,新媳婦也該回娘家拜賀長親了。
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初五;一不出 二要做 三要破 四要吃
一不出錢(錢財不外借)
大年初五這一天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著“送窮接財”而展開,其中一項內容便是接財神,人們希望新一年里財源滾滾發大財。所以在初五,民間講究不借錢,不賒賬,人們認為在這一天向外借錢,相當于把財神借出去了,這是誰都不愿意的。
二要做
1;迎接財神
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財神爺是在民間深受喜愛的掌管財務的神,在一些住宅以及商店里經常可以看到設置的財神。到了初五0點0分,人們把門窗都徹底敞開,焚香點炮,來表達對財神的歡迎。迎接財神的習俗寄托著人們對于安居樂業,平安順利的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2;商行開市
到了大年初五,商店陸續恢復營業,人們認為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非常的吉利,人們搶著在這一天開業,希望可以帶來好的財運。人們希望在新一年里,生意紅紅火火,財源滾滾來。初五商行開市的習俗一直流行至今。
三要破
1;破窮
在初五的一大早,人們會一大早就起床,挑著鞭炮,從屋里一直放到屋外,稱為“蹦窮”,寓意著把不好的運氣,不吉利,窮氣都趕走。
2;破五,五的諧音為“污”,所以破五還有一層含義為破污,在過年期間,講究不能掃地,不倒垃圾,而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里里外外做個大掃除,積攢了幾天的臟東西,垃圾等都要從家里掃出去,要掃得越干凈越好,象征著年后的日子可以順順利利。
3;破除禁忌
在過年期間民間流行著很多的禁忌,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做,說話也要小心謹慎,初五過后,過年也進入尾聲,所以人們在此時要破除禁忌,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去為新的一年努力拼搏。
四要吃
1;吃餃子
2;吃年糕
3;吃面食
4;吃粽子
破五的不同說法與寓意:
秦地的破五
陜西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到初五的時候,早起,搞大掃除,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吃的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后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么?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吃掉這五窮,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韓愈的破五
"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
山西的破五
在晉西北,傳統上這天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鳴炮、燒香、敬紙;晉北民間習慣則是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到了晉東南,中國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墻外。
天津的破五
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山東的破五
在山東,初五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既為“馬日”,又為“破五”,還為“財神日”,商家愛選在這一天開業。魯西南地區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線纏住放在床鋪的席下壓住,到初五這天才能開始使用。臨沂、鄒城婦女這天不出門、不梳頭、不動針錢,據說動了針線會招蝎子、蚰蜒。這天普遍中午吃水餃,也可以吃面條,有“初五吃頓面,一畝打一石”的說法。
新年吉祥,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