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心也是開放的心。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一旦你愛上一個人,交往一段時間而后分手,你自然會感到痛苦(Pain)。失去摯愛的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是這次旅程的一部分,但你沒必要忍耐(Suffering)。雖然在失去所愛之人后,一般會忘記自己的力量,但實際上即使經歷分手、離婚或死亡,你仍然有能力創造一個新的現實。
我希望你的思想能達到一個境界:當你回憶起你的愛人時,只有愛,沒有悲傷或遺憾。哪怕經歷了最糟糕的分手、最卑鄙的離婚甚至最悲慘的死亡,隨著時間的流逝,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也是可以實現的。這并不意味著你要否認或逃避痛苦。相反,你要讓自己體驗它,然后允許自己開始新的生活——一個你可以擁抱愛而不是悲傷的生活。
公司小伙伴們遞來這本書《心的重建》,要我寫推薦序。路易絲海的《生命的重建》曾經是我生命中的重磅好書,此時拿起這本《心的重建》,感慨宇宙的共時性,為什么總是那么精準地在最適切的時候呈現出最適當的東西給我。
一年多前,如果我拿到這本書,我不可能有現在這種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因為,我回顧我自己的生命,在驟然單身和空巢之前,幾乎沒有遭遇過什么“失落”。是的,我離過婚,但那是我當時明智的選擇,并不算失落。是的,我事業也有不順利的時候,但是那種只是“挫敗”,談不上“失去”。
“失去”是說,你曾經擁有過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現在沒有了,而且再也不會回來了。失去一個不好的東西不叫失去,失去之后有更好的代替也不叫失去,失去之后你不在意也不叫失去。我真的好幸運,在人生半百之前,沒有這樣嚴重地“失去”過什么。
然而,人生真正“失去”的功課的開始,一度讓我痛苦不堪。我失去最愛的男人,而且是不可修復的一個過程,我們之間擁有的那種美好感覺,是不會再回來了。在選擇離開的時候,還不是那么清晰,但是逐漸的,在傷痛中回顧我的一生,也認真地去看、去研究親密關系,現在知道,有的時候一生只能碰到這么一個人,在某種情境下,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但這是不可逆轉的了。
與此同時,我也失去了兩個孩子。他們離開我到美國讀大學,妹妹很快交了一個固定男友,眼看是不會回亞洲定居了。哥哥事業心比較重,畢業后要在美國工作、讀研究所,十年之內也回不來。當初和他們告別時說“從此以后,生老病死、逢年過節再見”,還真是應驗了,只是我比自己想象的脆弱,尤其是沒有親密伴侶之后,一個人獨居。有時候家里請客,有客人來,大門打開、關閉,三只小狗狂叫,我一個恍惚又回到了孩子們都在的時刻,大門重重地關上,然后他們就會問阿姨:“媽媽呢?”媽媽在,媽媽在這里,可是,你們不在了。
這本《心的重建》,真來得正是時候。翻看內容,它的確印證了我自己走過的這段艱苦路程。在重建自己的心,也就是自己的幸福的時候,我們真的首先要接受失落的真實性,承認自己的失落,而且承認它的“不可逆轉”性,這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一步。我也曾經想和前愛人復合,也期盼孩子能盡快回到身邊,但是我發現這種我們自己完全不可控制的妄想只會把我們的力量帶走,而不能集中精力在自我療愈上面。
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其實是為了逃避自己內在的大傷口,不去感覺它。所以本書的三大領域,第一就是“去感受你的感受”,這是最重要的出路,而不是用其他的花招來逃避痛苦。因為我們的痛苦,表面上看起來是現在這個人或是事造成的,但其實都是我們舊有的傷痛未被療愈而已。所以第二個療傷步驟就是去“讓舊傷浮現以獲得療愈”。最后,我們還需要對治自己腦袋中不切實際的一些想法,也就是我平常說的“要建立正知正見”,也只有在我們情緒被認可、看見、接受之后,我們來對治自己腦袋的扭曲想法,才會有效果。
我確信你知道如何結束一段戀情,你知道如何結束一段婚姻,你甚至知道如何結束一個生命。但是你知道如何完善一段戀情或者一段婚姻嗎?你知道如何完善一個生命嗎?
經歷失去之后,你會發現生命會給你帶來很多驚喜。
這些對你來說可能是新鮮的觀點,但是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戀情都意味著永恒。有些戀情維持一個月,有些維持一年,有些維持十幾年。當一段你認為本應維持五年的戀情僅維持一年便結束,你會受傷。當一段本應維持二十五年的戀情僅維持了十年便結束,你會難過。婚姻也一樣,你能想象一段以離婚畫上句點的婚姻是成功的嗎?好吧,它可能確實是。因為,離婚對你和你未來的另一半來說是完美的。
即使是生命結束,也能譜出另一種節奏。當然,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因為你希望和逝者度過更多的時間,這是自然現象。
但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出生和死亡。
這就是生命。
從生命這個大電影來說,我們都從中場中走來,又在中場中離去,沒有人能完整經歷生命大戲的自始至終。于是,我們希望和死去的愛人保持某種連接,我們希望記住我們的回憶……最終,我們能放下心中的痛。
如果你也是在生命中有重大的失落,無論是分手、離婚、失業、親人好友離世,這本書都是一本對你“開卷有益”的好書。人生幾乎是不可避免會發生各種讓我們痛苦的事情,而真正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回應、反應。所以,對那些跟我以前一樣幸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體會過重大失落的朋友來說,本書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預防心理醫學”,讓我們的心理更加健康、堅強,就能夠因應未來生命中的種種挑戰,而不至于受到“重挫”。
祝福所有生而為人的我們,在人生各種挑戰中,能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在每個失落當中,重建我們的心。
強烈推薦這本《心的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