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班集體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標指引下組織起來的從事共同學習活動,有較強心理凝聚力的群體。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基礎。
? ? ? ? 一、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 ? 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是班集體管理中的首要問題;是號召班集體成員凝聚力形成的一面旗幟。? ? 在確立班級奮斗目標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與個體成員的意識能動性相一致,這樣就會有效地激發班集體成員高昂的參與目標實現過程的積極性。對一個班集體而言,如果共同的奮斗目標不合實際,對成員的導引力就會削弱甚至茫然無存,從而使班集體形如散沙,終致分崩離析。? ? ? ? ?
? ? ? ? 二、整合人際親和力? “一致行為”是班集體人際親和力顯著特征,也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基礎。班集體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社會,如何根據土地、氣候的不同,如何去經營它?什么時候澆水?施什么樣的肥?這種人際親和力在團結較差的班集體里較為適用,因而,加強以人際關系理論為指導的人際交往教育,整合人際親和力,可以加強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 ?
? ? ? ? 三、樹立榜樣和弘揚正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讓學生心中有英雄的光輝形象,牢固地刻下英雄的精神烙印,以此來鞭策自己。用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團結奮進,對培養學生熱愛國家、熱愛集體有著重要的意義。另外,不能忽視對“問題學生”關心,只要有點滴的進步,也要加以鼓勵,樹立榜樣。在班級中多開展“愛心助長”活動,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習慣,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引入競爭機制,在競爭中幫扶“問題學生”。? ? 正氣是一個好班級班風的體現。對班級中的一些好人好事,要大力表揚,對壞人壞事要加以批評。同時,還要重視規章制度的宣講,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班集體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的培養等。?
? ? ? ? 當然,我們還應強化群體壓力,如開展“我為班級增光彩”、“我是一滴水”主題活動,弘揚集體主義精神;應重視組織學生參加課外的集體活動,如五一勞動節、元旦晚會、等集體活動,這些活動能促進班集體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溝通;另外,還應重視組織學生參加與其他班級之間的聯誼、競賽活動,如校運會、拔河、籃球賽、足球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知道團結的力量才是最大的,讓他們自覺地團結在一起,極大地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
(文/黃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