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股神巴菲特對自己買股票方法的總結,從這些總結中獲得啟發,對投資者很有價值。
本書譯者楊天南就是一位受益者,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從1995年的金秋時節,我初次讀到關于巴菲特的書籍之后,22年來大約獲得了1000倍的投資回報」。
中國股民數量已經超過1.2億,但是,能賺到錢的卻不多,股市中流傳一句話:七虧二平一賺,就是說只有10%的人能賺到錢。要成為這10%,就需要對股市、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認識,而讀書、讀巴菲特的書,對認識股市和自己都有幫助。
巴菲特是全世界股票投資最成功的人,11歲開始買股票,20歲時帶著9800美元去上哥倫比亞大學,6年后變成14萬美元,截至2017年底,他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三,身家851億美元,這些錢都是投資股票賺來的。
怎么賺到的呢?投資方法概括起來很簡單: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能看懂的、未來能持續賺錢的好公司,長期持有。
從1956年開始,他每年寫一封信給股東,總結對投資的思考,這些信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
書中把巴菲特的信分為公司治理、財務與投資、普通股、估值與會計等幾個主題,對投資者來說,可以從三個要點去理解:
買股票到底是買什么東西?
什么股票值得買?
買了以后怎么辦?先來講第一點:買股票到底是買什么東西?
這是《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這本書當中最核心的理念,一句話概括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股票投資的本質是買入一家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我們以股東形式投資,支持了這個公司,然后在公司價值增長的過程中分給我們應得的利益。
公司和股票,就像房子和房產證,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買的是房子,而房產證就是我們對這套房子所有權的證書,同樣的,買股票的時候,買的是公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