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倫正
這幾天深圳某IT技術男遭遇中年危機的帖子火遍了整個朋友圈,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針對他的遭遇,無數的人撰文表達著自己的態度,有說他活該的,明明沒有這種能力,非要去強求;有說他太貪婪,什么都想要卻又不想付出太多;也有給他支招的,如何運用金融的手段去度過難關……“中年危機”這個詞隨著這件事情的持續升溫,激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
筆者看完這篇帖子后,陷入了深思,再聯想到自己,一股莫名的恐懼籠罩心頭。有時看似平靜的表面,卻暗藏著危機。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著這件事,思來想去,漸漸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對其沒有任何批判和指導的意思,只是想站在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立場上去思考、去反思。
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主人公的基本情況:年齡三十八九歲,IT技術男,就職于某知名企業(應該是HW),一年的收入加分紅差不多50萬左右,在深圳貸款買了兩套房,有一子一女及一輛車,妻子專心在家相夫教子——看到這里,你會發現他有房有車有收入,尤其是在深圳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兩套房,這簡直就是現在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的標配生活,足以讓普通工薪階層羨慕死。可是他怎么就遭遇到中年危機了呢?
原來,由于公司安排其去國外工作,他要照顧家庭拒絕了這一安排,被公司逼著辭職,據他所說,離開公司后可以把他的股票變現大約有幾十萬,但一旦離開公司這顆大樹,他是無法找到這么高待遇的工作,只能找到月薪2萬的工作,根本無法負擔每月2萬多的房貸和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想賣一套房子改變窘境,由于近期深圳二手房交易低迷,房子有價無市,很難找到合適的買主,而他又不舍得賤賣,因此終日愁眉不展,于是發帖吐槽。
我們常說“世事無常,人生難料”。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故和困難常常讓我們手足無措,即使是條件不錯的中產階級面對這一切時也往往手足無措,那么占社會大多數的普通工薪階層又該何去何從呢?相比于中產階級,工薪階層更缺乏風險承受能力。故事的主人公即使失業,也還是能找到月薪2萬的工作,這個月薪在深圳也算高薪,他也能夠把房子便宜賣掉去還貸款,而且還會有幾十萬的現金,絕不會窮得揭不開鍋,他所焦慮的是他保持不了現有的生活水平和資產規模,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竹籃打水一場空,他不甘心而已。可普通的工薪階層遭到這些變故后,會怎樣呢?往往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一方面,人到中年的他們沒有太多的能力,找不到高薪的工作,而一些基層的工作,公司更喜歡用年輕人;而另一方面,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都等著吃飯,他又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大不了從頭再來,他耗不起,最后只好找一份勉強糊口的工作維持。如果家里再有重病人,日子艱辛的難以想象。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家庭支柱轟然倒塌,一家老小難以為繼,讓人心酸。
我在看帖子后的評論時,看到有人感慨公司冷酷無情,他為公司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了十年,公司卻卸磨殺驢,一點人情味不講,簡直禽獸不如。說實話,這種思想我以前也有,甚至根深蒂固,常抱怨命運不公,領導冷血。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認知水平的增加,漸漸理解了這一點。公司并不是一個慈善機構,而是要以盈利為目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成本,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各行各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公司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得不削減開支,降低運營成本,即使如HW這樣過往業績彪悍的公司也不例外。它從不是一個講人情的地方,不是因為你工作時間長就可以高枕無憂,現在公司還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新員工的工資往往比老員工要高,這也是老員工經常吐槽的地方。拋開市場因素不談,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的員工難免會產生一些懈怠的心理,工作進取心大不如前,這是公司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需要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思維和理念來盤活這一攤死水。而很多老員工以元老自居,當新入職的員工待遇比自己高時,心理極不平衡,怒斥企業虧待了自己。記得自己看過一篇文章,說如果你覺得企業虧待了自己,你可以去市場上摸摸底,看看現在的自己到底值多少錢,如果差距很大,你大可以跳槽,找到與自己身價匹配的公司;如果差距很小甚至還有溢價,那么說明企業真沒有虧待你,你就值這個錢。很殘酷卻又很現實。與其抱怨這種不公平,不如向內求,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時刻保持警惕和危機感,別被溫水煮青蛙給迷惑,是職業生涯中許多人不容易做到的。或許我們要經常逼迫自己離開舒適區,挑戰自己從未想到的局面,才會讓自己更加從容的面對。
曾經我以為中年危機這個詞對我來說很遙遠,可轉眼間我就感到了危機感。我常常在思考,幾年之后,當我也人到中年的時候,我要怎么做才能度過危機呢?看得到未來的壓力才有繼續向上的動力,由于認知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憂患意識和焦慮感就越發明顯,越發感到要不斷擴充自己的存量知識,不間斷地去學習,總怕一不留神就被時代所拋棄了。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也在未雨綢繆的去做一些事情,工作上不去過多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而是盡可能的去多接觸一些業務和人,積累人脈,獲得更多的成長;生活上,找到與家人更好的交流方式,因為家和才能萬事興;同時我也在積極做著理財規劃,不間斷的學習理財知識,優化投資組合,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理念。還有一點就是通過寫文章倒逼自己不斷去學習、去提高。
或許,我現在努力進行的改變效果還不明顯,但一直走在成長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時間定不會辜負你,量的積累最終會產生質的變化,雪球越滾越大,危機也就不算什么了。
微信公眾號:艾倫正的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