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懷念大眼(已故的足球評論員),其實他還活著,活在地球的某一個角度,那為什么說懷念呢已故的足球評論員?因為很難聽到他的聲音了。難道他啞巴了嗎?不是,因為從未謀面,聽他的聲音只能從網絡中文字中獲取,近日聽成都的一個朋友說,最近在西村大院看到他在踢球。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這個消息,我還是很開心的,一個熱愛足球的人,雖然棄筆從踢,不再網絡上評論足球當然也算是恢復到足球本身。
還是簡單介紹一下李大眼,1968年出生,新疆人,就讀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1990年畢業后本該從事語文教育工作,但由于年代的原因改行做了一名體育記者。歷經《四川體育報》、《成都商報》、《足球報》,他敢于直面真相,傳遞自己的思想。當然這樣的人也是比平常人多一些故事的人。
作為足球記者,被中國足協封殺19次;在圈里封殺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飯了,而其收山之作《中國足球內幕》,在隨后的反腐中也成了線索書,這在當時的那種年代也算是一石驚起千層浪,當時的反腐不像現在是常態,當時的反腐還是投鼠忌器的,腐敗也是足球圈里的常態,而之前也沒有任何的足球官員或是足球圈內人士受到懲罰。
他趕上了中國足球最好的年代,也趕上了中國足球最壞的年代。2002年,中國隊唯一一次沖進世界杯,而這之后,一敗涂地,離世界杯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偶然戰勝一下亞洲三流球隊還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他2008年離開足球圈,成為獨立作家。那時最火的莫過于博客,他的博客也是排名前3,看完后也是酣暢淋漓,他2011年5月宣布參選成都市武侯區人大代表,亮出“沒有您的授權,我不能代表你”的參選口號,當然作為沖破傳統的初期,意料之中最終以落選告終。
最早知道大眼是在網絡上,那時新浪的博客在網絡中超級火爆,我知道他也是從博客中得來的,他的個人博客累計閱讀流量超過3.2億次,個人微博粉絲超過743萬,當然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一名獨立作家了。在寫作題材上更關注底層民眾,切合社會轉型與時代呼聲,在價值立場方面,不懼強權,觀點犀利深入。
李大眼從我們網絡中消失的時間是2014年7月7日晚,我在網絡上百度“大眼為什么被銷號”也有6340個消息,環球時報的評論是激進自由派必須有底線意識,當然現實是殘酷的,在中國現有的社會體制下,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粗暴:解決不了問題,就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了。這樣社會上就沒有問題了。
歷史的車輪也是滾滾向前走,時隔3年后,突想起大眼來,作為曾經一名足球記者,以此來懷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