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一篇文章講述創業的風口已經過去,許多創投基金陷入困境,而互聯網也被好多行內人士稱作進入了下半場。而很多人也都說,互聯網發展進入了白銀時期。
中國改革開放這幾十年的發展,正是各個行業呈現波浪式發展的結果。翻涌的時代變遷創造了無數的機會,從一開始的貨運銷售到后面的加工辦廠貿易再到制造再到金融和互聯網,每一個時代都有領軍的支柱行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其他行業,而一個行業從發展,成長再到爆炸大概在中國也都是十幾年一個周期,市場會緩慢自動進行調節,直到行業需求和市場供應的平衡逆轉,就成了大家所說的苦逼行業。君不見上一代人的石油、電力,前幾年特別火的土木工程、紡織服裝等等。
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芯片、計算機和互聯網行業開始在北美興起,到1999年科技泡沫正是20多年的時間,此時大洋彼岸的未來巨頭也紛紛成立,騰訊、阿里、網易、搜狐等等。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也站上世界第一梯隊,而這20年,正好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期。
但是不必擔心,互聯網行業平均工資仍然會高于其他行業,這個差距只是會被緩慢拉平,這就是所謂的白銀時代,跟上時代發展你仍然是有的喝湯的機會。認真觀察就會發現,互聯網方向的爆炸性增長還遠遠沒有結束,物聯網、VR/AR、5G到來、人工智能、新型計算等等正在紛至沓來,新的潮流并未停止涌動。但是由于整個社會都觀察到了這個現象,新的人才涌入只會越來也快。
看到什么火熱選擇什么其實已經晚了,這時候我們應該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關注未來的黃金行業,而他們今天大部分仍然處于萌芽或者緩慢成長之中,仍然不為世人所知。因此,要想撬動更大的人生杠桿,就應該放棄現在的爆炸性誘惑,關注未來的黃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