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真的是有限,在某一個時間內靈感一個個浮現出來,總覺得這些東西都可以寫進日記里,可在當時明明記的死死的結果一到動筆的時候就全部忘記了,怎么想也想不起來。我發現了上學時候學的那句話是對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后有好的想法還是動筆給記到紙上免得以后再想想不起來。
很多作家都是以這個方式記錄靈感,放個便簽在口袋里,隨時隨地都能記錄,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把這些東西放在枕邊,也就是睡夢中靈感浮現的最多,有不下n次,我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下,有很多想寫的東西,結果一醒了就忘記了。所以有了靈感不要用腦袋記下,用筆記下可比腦子管用多了。
昨兒和小c去看葉問了,畢竟是葉問最后一部,最少也要支持一下葉問,不知道甄子丹放下葉問這個角色后還能否在拍出好的作品,葉問畢竟前三部看都是在電腦上看的,說實話葉問4拍的相當不錯,故事劇情不算拖沓,主要是電影和人們的一個深層情感產生了一個連接,那就是愛國和自尊的深層情感,感覺比前三部拍的更加深入人心,主要是在電影第三幕的時候高潮一波接著一波,小c說喜歡這類的電影,因為他們太過于把主角神話,總之就一個結局,只要主要在一切阻礙都能破除,演這樣的角色非常入戲的兩個演員一個是甄子丹 ?一個是吳京,只要看他們作品的就知道在第三幕的時候只要他們出來一切阻礙全部消失,甚至輕易克服。這就是主角角色太強化。如果一次兩次 看客們都能接受,但真的架不住多次重復使用這個模式。 ?如果葉問4不是被病死的,而是被打死的這部電影絕對會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覺。 當然這部葉問4還是相當不錯。 我也比較喜歡甄子丹和吳京。
回到吳京的戰狼上,當時有人采訪吳京就說過劇情個人主義太強的話題,吳京說不愿意看可以不看,雖然說個人主義強,但他仍然是一個好片子,畢竟50多億的票房放在那里,無論故事結構設計的好壞,只要能賣票房的故事就是好故事,何況故事本身就是虛構的,虛構部分存在差異本就是正常的。說道戰狼讓我想起了的另一部片子,紅海行動,紅海行動我是在家里面看的,他與戰狼不可以說題材一樣,但是呈現方式完全不一樣,戰狼更傾向于個人,吳京一個能打十個,而紅海行動更傾向于團隊作戰,尤其是他們團隊被逼近屋子里被扔手榴彈那一幕真tM真實,若吳京拍絕對是手榴彈被扔出去,而林超賢則拍直接把手給炸掉。
戰狼無論怎么打最后都是沒有死人,張翰那么low都沒死,而紅海行動則是一個小隊幾乎死光,有句話說的好,不死人的片子不是好片子。若主角相關的人物在那么猛烈的進攻下都不死一定顯得不真實。
今年吳京和紅海行動的主角張亦拍了一部片子叫攀登者,反而他們兩位的角色好像是互換了一樣,張毅變得更加冷血,而吳京更加配合團隊登山,但最后攀登者還是逃不了主角光環,片子都是好片子演員也是好演員,但唯一吐槽點就是主角光環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