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閱讀,我一直按自己的喜好去挑選書籍。有時遇甘霖,有時遭狂風,書不可能本本喜歡,遇到讀了幾頁便不想再讀的書是常事。但從未后悔,好書當然值得我們視若珍寶,沒有眼緣的書也不必棄之如敝。
今年讀過的一些書中,這8本是我最喜歡的,分享給大家。
《我與地壇》
這本書盛名在外,愛者必不少。我記得我在深冬的夜里讀它,一床被,一杯水,一本書,就這樣陷進作者的文字世界里。他精準地描述人生、意義、苦難、情感這些宏大的命題,之后又提供一個個光明的出口,讓那時25歲的我受益良多。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有了活的興致和價值感。
《失眠癥漫記》
一本讓人欲罷不能又觸目驚心的小說。作為盲人堆里唯一看得見的人,該是多么慶幸又恐怖的事情。稍有不慎,即淪為奴隸或暴君。這個她甚至沒有名字,文中稱呼是醫生的妻子。正是她在各種不堪情況下的所為,讓我相信人性中存在好的一面。勇敢,慈悲,尊嚴,隱忍。
若有一天身處絕境,希望能向她借一點點勇敢和體面。心懷敬畏。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李娟小姐姐的書一直都是我心中所愛,這本當然也值得寵愛。文字一如既往地清新干凈靈氣滿滿,讀著讀著就沒了,多么希望這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你看那插圖,多可愛,一秒回到小時候。你再看那書名,唱著唱著夜路就到頭了,就回家了,就天亮了。
《夏摩山谷》
讀了兩遍,雖還是未全懂,但不影響它成為我的珍藏書籍之一。除了文字本身的吸引力,背后隱藏的思想亦是我感興趣的。有一座山谷,所有人都想去。目的不同,所見也不同。每個人都只能管好自己這一生,別人的生活,無暇也無法插手。我要安頓好這具肉身,身心平衡,和諧地存在。
《幸得諸君慰平生》
這個寶藏作者是先在微博上關注的,后來實在太愛她描述的市井日常,買了書拜讀。花啊草啊小動物啊,甚至你我眼里不值一提的塑料袋,都在她筆下有了靈魂,成為故事的主角。不認真看下去,永遠不知道寫的是何物。偏你讀來拍案叫絕的片段又是人家隨意寫就的,我說一點都不氣人,人與人本就是不能比的。就愛這才華,就嗑這婦人楊云蘇。
《送你一顆子彈》
又一個有才的女性同胞。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與她何等相思,心里的小心思如出一轍,唯一差距是她說得清道得明,我百般努力也含糊不清。如她說的,淵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們的大腦像蜘蛛網,粘住所有知識的小昆蟲。而我的大腦是一塊西瓜皮,所有的知識一腳踩上,就滑得無影無蹤。我就是那塊讓知識滑飛的西瓜皮。
《沉默的大多數》
比較愚笨,讀不懂王小波的小說,雜文倒是很愛。一度惋惜遇見的太晚了,這什么寶藏文章。想讀王小波又不知先從哪本下手的朋友們可以先讀雜文,不僅友好,還能獲得好一堆金子。生活中我喜歡思考問題,以前會懷疑想太多是不是不好,書中卻說“思索是人類前途所系”,于是現在更愛思考了,把問題一個個想明白了才能做出符合心意的行為。
《我的精神家園》
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這本書就是那個最好的。我猜,王小波的精神家園是寫作。至于我,就是這些書。你的精神家園是什么?如果還未尋到,不妨到書中一找。
書海漫漫,祝你早日遇到那本打動你又溫暖你的小書。
(注:文中斜體字均為對應書中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