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屋新住進了個書呆子。
此人搬來第一天,就在院門外掛了張牌子——靜心寫作,請勿打擾,然后鄰居們便當(dāng)真再沒見他出來過。
大概是有趣的消遣不多,附近專門寫文章的書呆子也很少。丫環(huán)家丁們近來嘀嘀咕咕全是在講他,葉三是個按不住好奇心的人,打定主意要去看一看。
輕車熟路地翻了墻過去,踏著一路春日花草好風(fēng)光行進至一扇半開的木門前。只見房間里堆了一地廢棄的白紙,案邊坐著個書生,提著筆做冥思苦想狀,紙張因遲遲不肯落筆而暈著一團墨。
“寫不出來還要繼續(xù)寫么?”
書生被嚇了一跳,抬起頭來,問:“你是何人?”
“住你隔壁的鄰居啊。”
書生漲紅了臉,似乎又急又氣,“你沒看到我貼在門外的話么,為什么要來打擾我?”
葉三也不惱,笑著撿起一團紙打開,而后心下了然,問他:“你覺得與朋友聊天如何?”
雖不解其意,書生還是皺眉答道:“無聊。”
“若是去陌生的環(huán)境與陌生人交流呢?”
“浪費時間。”
“那你這院中花草風(fēng)光美不勝收,你也是無心觀賞咯?”
“那是自然,既說是要寫文章著述,便得安心去寫,豈能三心二意?”
“哈哈哈,這就是你寫不出好文章的原因啊!”
“什么?”
“隨我出門走一趟吧。”
葉三拽著不情不愿的書生走到市集,“現(xiàn)在你只需好好看,每個攤子、每張桌子各看上一炷香時間。”
書生一開始頗為無奈,但按著他說的做,后來竟?jié)u漸覺出些趣味來,心中暗嘆:原來同樣的一件事居然可以有這么多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法子,這些乍一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若是出現(xiàn)在同一幅畫卷中,定然也不會是一樣的神情與作態(tài)。
“是不是平日總覺提筆卻無甚可寫?”后來葉三道,還不待他答,又問:“你覺得寫文章該以何為源?”
“源在書中。”
“書也是要放到心里去的,而你的心除了受書的熏染,更要由生活來打磨,若只是閉門造車,心字終將枯竭,又有什么好寫?”葉三忍不住笑起來,“若真想寫就書中傳奇,便先將身邊可寫的都記上一記吧!”
書生恍然,不覺俯身向眼前人長鞠了一躬,卻有一陣風(fēng)吹過,抬起頭來時已然什么都沒有了。
后來回去向人打聽住在隔壁的鄰居,人家很驚訝地看他,“那兒已經(jīng)荒廢許多年了,不曾有人居住啊,倒是有人說曾看到狐貍出沒,也不知是真是假。”
書生只覺神奇,回去后倒不再閉門不出,日日出沒流連于市井之地,將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多年之后終成一代名家。
PS:《寫出我心》——生活中其實處處都有靈感,只要用心觀察與記錄,就不斷有東西可寫。不管是與朋友交談還是傾聽生活,了解這個過程,多點耐心,少些焦慮,寫作的信念也能更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