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不時會被人好奇為什么不結婚,口氣各異。有妄自揣測型的:“不結婚老了好孤單的。”,有十萬個為什么型的:“你為什么不結婚啊?你為什么覺得自己可以不結婚啊?你為什么會戀愛不會結婚啊?”還有“算你狠”式造句:“有本事你就別結婚。”
?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數學,如果說心動是一個原點,百年好合是一個終點,那么中間這段大概是愛情純度最高的距離,10多歲的時候,這是段虛線,奔三路上,很多人將它走成了一段直線,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而我,一直都在兩點之間曲線打轉。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
? ? ?而假如剝離了過程,生活被微縮到了一個點,難免會帶來恐慌。人仿佛坐在一輛只在乎速度的機器上,周圍的景色飛快地后移,光影重疊著光影重疊成許多交織的耀眼的線,仿佛幾何坐標上的線性函數,很快景色和心情都能被精準的數據測量,讓函數告訴我我該為這一片因疾馳而過而未及顧暇的地方遺憾多少分鐘。
米蘭昆德拉在《慢》里曾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高速路上飆車,車速超過了兩百,但是主人公依舊麻木并持續加速。
? 曾經我也曾經是個對速度上癮的人,直到發現沒有更新的目標帶來的刺激,我就好像一個缺氧的人,沒有新的痛感我都快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我想兩點之間,在我這里大概是不合適走直線的。
? ?就好像小時候,會不停地去跟死黨確認:“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對吧?”然后為了確認的友誼去做很多義不容辭的事情,在這些行為所帶來的浪漫的感動中陶醉很久。但是現在,有可以坐在冬夜的樓道里聊天到天亮的朋友,卻會笑著告訴對方:“我只想永遠跟那個能觸動你的點保持一段距離。”
? ? ? ?前段時間聽說微軟發明Holen的消息,據說戴上這個眼鏡你將看見第三個世界,這個世界是3D的,場景可以是火星,任意一個游戲的房間,你甚至可以和遠方的好友面對面通話,共享彼此所處的環境景色。兩點之間插入了第三點,就像開啟了潘多拉的盒子,兩點之間有了面。
? ? ? ?所以也許結不結婚也好,用何種方式生活也好,真的是一個數學問題,得去問問羅素。但是死理性派總是喜歡站在上帝視角看人,羅素早就悲觀:人對他物的研究是基于觀察的主觀臆測,對于自己雖然能獲得更多視角的更精確的資料,但逃脫不了感情所以無法做到完全精確。我們只能在邏輯的王國里尋找存在感,在數理之間建立純理性王國。但是這個純理性王國最終也因充滿了過于復雜強大的自指向而被哥德爾攻破。兢兢業業的羅素被一個年輕后輩輕輕一掂就撂倒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還是不要太認真。
? ? ?我還是堅持曲線兜兜轉轉,畢竟曲線是最認真地不認真的線條,條件允許一不小心兜轉出了一個新的平面甚至三維空間都未可知。何況這條遙望著終點卻始終不抵達的路,也不總是我一個人在走。比如我爸就總教育我,對周圍的一切都要常抱有友善的好奇心。看著他隨便跟街邊一個曬太陽的老人家都能閑聊得很開心的時候,我就會覺得生活很美好。
? ? ? 反正青春美貌,還能行騙。如果紅顏經不起流年,那就換中騙法,從頭再騙。至于兩點之間是什么,沒有酒到微醺你怎么敢隨便思考這個問題。順便,你該不會認真了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