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少年讀書山路上,晨露沾衣裳。壯年讀書陋室中,三尺講臺、花落伴書聲。
? ? ? ? 而今讀書梧桐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壺清茶,執卷到天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閱讀是最好的途徑。
? ? ? ? 我今年58歲,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一個大山深處的守巢人,這一生,我都在此辛勤耕耘,所有的青春與熱血都獻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成長,走出大山去追逐夢想。隨著教育的發展,家長對更好教育環境的向往等多種原因,我工作的學校漸漸從一所村完小變成教學點,學生數銳減,教師也相繼調走,只剩下我一人堅守在這里,每日青山相對,鳥語花香,與幾個天真的孩子,游戲成長。
? ? ? ? 今年暑假前,接到興成長計劃的報名通知,女兒幫助我報了《閱讀與教師成長》這一科目,學習聽課與打卡也是家人幫助下完成的,雖然學習中會遇到困難,但更多的是收獲。時老師的講解非常精彩,雖然教了一輩子書,但對“閱讀”的理解還不夠到位,雖然已經到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歲數,但我要學的依然很多。
? ? ? ? 喚醒、編織、穿越……在孤獨的星球上,一個個美麗的童書故事就這樣飄來了,在每個人的世界中都應該有一朵玫瑰,需要我們一天一天地來馴養。時老師講的生動有趣,課后我還特意借來了《小王子》這本書來讀,發現它確實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很多童書都是這樣,值得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一讀再讀。
? ? ? 日本兒童文學家柳田邦男說:“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將落幕,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我們都會出乎意料地從童書中讀到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生命有時,就像個圓圈。有一樣東西,從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樂趣,它就是閱讀。
? ? ? ? 湯勇校長在《致教育》一書中提到:“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人的品位完全取決于他讀不讀書,讀了多少書,都讀了什么書,讀書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氣質和面貌。”的確,讀書人與不讀書的人是不一樣的。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可看到閱讀留下的不同痕跡。?
? ? ?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教師要“給予”,首先要“吸納”和“擁有”。閱讀是教師知識和智慧的“充電器”,是教師保有知識“長流水”的水源。而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多讀童書則是個人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由自身帶動全班學生閱讀,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是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一旦孩子們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他們的人生就會與眾不同。回想我們那代人,每天背著干糧咸菜,走好幾里山路去上學,在艱苦歲月里仍堅持讀書,今天的孩子們真是太幸福了,愿我們都能珍惜大好時光,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的提升自我,獲得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