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點關于互聯網上做"事兒"的一些經驗,還有一部分人的困惑。
首先來講一講這個困惑,最主要的一個現象就是自己想去做點兒事兒,想去互聯網上發聲,但是卻沒有方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做點兒什么,更不確定分享什么內容?總覺得別人分享起來一套一套的,但自己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這種情況其實就不僅僅是自信不自信的問題,而是我們對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總感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我之前也有這種感覺,很困惑,即使最后找到了一個方向,但是看一看頭部那些大V,人家太牛了,自己怎么能跟人家比啊,所以越想越沒信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或者感觸。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什么呢?不論是大V也好,什么教授也罷,再牛的人只要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闡述觀點,都會有人認同,有人否定。你的觀點再普通,再沒有新意,那也是經過自己思考得出來的。這就有很大的區別,就跟我們之前做技術的時候,遇到問題去網上搜索解決方案,有些人的操作就是,一邊參考人家給的方案,一邊吐槽,這什么鬼東西啊,寫的那么爛,還不如我呢。雖然有些人剛開始技術確實不怎么好,但是堅持分享,遇到了問題解決之后就寫篇博客,把問題記錄一下。記錄本身 就是輸出的一個過程,即便剛開始可能寫的很爛,但是半年,一年之后將會有質的飛躍。因為堅持輸出,本身就非常具有價值。
我們總喜歡頭部,喜歡最牛的那幫人,那應該作為我們學習的對象,學習什么?學習寫博客嗎?還是學習他們的堅持分享堅持輸出?前者其實說白了就是 術 什么是術?術就是具體可行的東西。你教我學個A ,我就學個A 下次見到它我就認識了。術可以很好的讓我們學到東西,我把它稱之為"干貨"。看得見,夠得著的東西。你不學就不知道,學了就知道。這是前提,不論做什么這一步是基礎。你不可能跟一個連計算機基礎的人去講什么是指針,什么是堆、棧。所以術一定是基礎。
另一層次的是什么呢?是道。一種即使你知道,也不一定能學會的東西。還拿學習來舉例子,我們從小學習拼音,什么生母、韻母、怎么拼,怎么讀,聲母韻母這些是術,死的,他就是那樣的,你記住就行啦。而如何學習自己認字,怎么查字典,這個就是非常簡單的道。只要你會查字典,只要你知道拼音怎么讀,你就可以不用老師教,也可以自己看書,認字。
不論職場還是做小生意搞創業,走到最后一定是往這一塊兒努力的。有實用的術做基礎,加上普世的道,你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通過實踐不斷的去驗證自己的方法和模式。做自己的事業。
好,我們再回到互聯網發聲上來,我們渴望找到一個領域可以使自己發聲,最好能有聽眾或者同頻的人一起走就更好啦。那就好好的思考思考,自己對什么最感興趣,也最容易在哪一方面更突出。
【這里不是給大家打雞血啊,就我們社群的人來說,人人都有閃光點,只是多數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如何挖掘,不知道到底那些所謂的優點、特長到底能不能在未來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這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一旦你能夠在不確定性中獲取收益,或者養活自己,你就會越來越愛上這種生活方式】
幾個關于找到自己方向的步驟:相信很多 大家,大V 也都曾給出過同樣的建議,但如果你知道卻不去執行,還苦于沒有辦法,那也怪不得別人。
1、羅列出十個自己能做,也非常喜歡的興趣愛好。
2、從十個里面刪除五個,剩下五個。
3、再從五個中刪除兩個,留下三個。
4、交集,將這三個最喜歡的事情的交集畫出來。思考下他們有什么共通的,重疊度最高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方向。
方向不論大小,一定參與進去,只有參與了才會有更深的體會,有了切身的體會才會更好的去調整,去變通,而后才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