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者:張秋菊
指導老師:劉艷老師
導圖解析:
原文
曹劌論戰 ? ?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感受分享:
1、通讀全篇(至少2遍),并對譯文簡單理解。
2、分析時按照段落(1或2段)進行分析,結合譯文找出該段文字的主要事項,即關鍵詞。
(戰前、戰中、戰后)
3、總結這些主要事項,可以歸結為2~4個分支,化零為整
戰前:鄉人,曹劌,公。
戰中:公,曹劌
戰后:公問其故,曹劌回答。
4、進行導圖時建議,不要通篇抄文章,盡量歸納總結關鍵詞,提升我們的歸納能力。
整片文章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御原則——只有“取信于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