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關于主動休息
忙了累了,一旦一屁股坐下,就再也站不起來。
學著主動休息,去游個泳健個身,開發一個業余愛好,精神會很棒。
8.6 關于剛剛好
人生如鐘擺,在痛苦和倦怠之間徘徊。——叔本華
他們說你若能停在中間,就是幸福。提醒來的剛剛好,留在原地,無欲則剛。
8.9 關于四川地震
四川地震,7級。
九寨溝的好風景據說損毀大半,可惜我還沒去看過。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也愿在那里的人,平安。
8.11 關于“控制回撤”
上個月底剛說完盈虧同源,這兩天就給了顏色。
趨勢走壞?破位?大幅回撤?
短期漲跌無法預測,只要專注買有價值的資產,把時間拉長一點,那看似可怕的下跌,都只是一個小小波動罷了。
投資與人生一樣是一場修行,先去做對的事,再努力把事情做對。
自勉。
8.12 關于文字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初讀書,尤愛讀小說,最重情節,起承轉合追根溯源,就想知道故事發展的脈絡。往往一目十行,白描也讀得暢快。
后來讀散文,老師們推崇余秋雨,自己讀過郭敬明(捂臉),那時覺得一個大氣磅礴一個細膩入微。然時光荏苒,青春期的幻覺退去,再看只剩一個空洞,一個淺白。同樣大熱的韓寒那時沒讀過,主要是不喜歡他的“張狂”,如今卻頗多遺憾自己少了這一分“狂”,好在還有些許“傲”,不至于全平了棱角。
也許好的文字難就難在,既要有真情實意的內在,又能千回百轉地表達。能達到此境界,非有智慧、有性情、有筆力,缺一不可,殊為難得。讀王小波時曾有此感,那些字是活的,你甚至能看見他們的表情。
再往上尋,是那些民國的大師,多數繼承了古文的精神,又揉入了西學的基因。再回去讀那些古文、詩詞,漸漸明白為何有人說,戰亂浩劫之后大陸的文字已經斷了傳承。
8.18 關于老歌
高曉松和楊宗緯做了一首《越過山丘》致敬李宗盛。老歌歷久彌新,你聽出一些曾經沒有發現的味道,就好像經過歲月洗禮后,見到昔日老友。
《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
詞:羅大佑
曲:羅大佑
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
穿過你的心情的我的眼
如此這般的深情
若飄逝轉眼成云煙
搞不懂為什么滄海會變成桑田
牽著我無助的雙手的你的手
照亮我灰暗的雙眼的你的眼
如果我們生存的冰冷的世界
依然難改變
至少我還擁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顏
8.19
周末早晨,上課路上。
立交橋下有一個三輪車,堆滿了回收的舊物,車邊坐著一個老頭。
黝黑的皮膚和破舊的衣衫,他應該就是小車的主人,和在這座城市中努力掙生活的萬千同行一樣,并不起眼。然而我的目光卻突然被吸引——因為他戴著一副耳機。
那是一副頭戴式的耳機,粉色的機身,每邊的耳罩上有一個大大的黃色五角星。它的前一任主人,應該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吧。戴著耳機的他,低垂著頭,不知在聽的是什么,但確實讓他沉浸,仿佛與外界暫時割隔絕。
這抹色彩讓一個城市中原本司空見慣略顯灰暗的畫面鮮活起來,強烈的對比卻又似乎和諧統一起來,令人印象深刻。
可惜沒有帶著相機,也不想去打擾他這片刻的休憩。僅以文字記之。
8.24 關于又老了一歲
吹過蠟燭又添一歲,而立之后將是不惑,不知到時候是否真能對前路不再感到疑惑。
愿欲望瘦削,靈魂豐滿。不要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把認知能力聚焦到有限的真正有興趣的點上。
對未來一年的期許,加油上路。
8.28 關于日日新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忙碌之余,要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可以慢,不能停。
比如好久沒去健身了,要抓緊恢復訓練,自己在家也可以,不然不進反退,白白浪費了之前的努力。
8.31 關于情緒
完全相反的步調,心情不好,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