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俊宏?
童年很小的時候就看過《梅花三弄》,劇情現在早已忘記的一干二凈,只記得是一部清末愛情劇。卻唯獨記住了姜育恒演唱的那句經典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那時年幼,根本不懂歌詞的含義,只覺得是很文雅的一句話。現在再聽這首歌,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卻不禁感慨年華已逝,人已經不再年輕。
每個人都是一朵不同的花,花期不同。
這世上,有的花在春天就開的姹紫嫣紅;有的花在夏天開的嬌艷欲滴;有的花在秋天開的爭奇斗艷,還有的花在冬天開的芳香四溢。人的感情之花也是如此。有的人感情之花開的很早,有的人感情之花卻遲遲不開。我屬于后者中的最后者。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對感情后知后覺的人。十五六歲初中畢業那會兒,班里就有男女同學早戀,我壓根不懂,甚至不屑一顧,只會埋頭背書做習題。
二十歲時,看到電視里有親熱一點的鏡頭,都不好意思,要換臺。看到《還珠格格》里,爾康和紫薇、永琪和小燕子他們愛的死去活來,我很是不理解,愛情何以如此之魅力?難道,有情就能夠飲水飽了?
對感情認知遲緩,加上生性靦腆不善于和異性說話,直接導致我,過了而立之年卻還是形單影只,就像大話西游里的那句臺詞:“你看那個人,孤零零的,像條狗。”
周末和朋友一起約飯。正吃著,朋友突然問我一句,“潘哥,你說真心愛一個人為什么這么難?”朋友一本正經問話的表情,讓我略微吃了一驚。
“家里給你介紹對象了?”我問。
“嗯,春節回家時親戚介紹的。”他答。
我給他滿上一大杯扎啤,很認真地聽著,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朋友馬上快三十了。春節回家,他的姑姑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孩,兩人見了面吃過飯,互留了電話和微信,然后各自回到原來的城市工作。隨后一直是用微信不溫不火地聊著,最近兩個月女孩慢慢變得不理她了,借口工作忙。任憑他給對方發多少信息,人家就是保持沉默是金。
那女孩小他兩歲,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售樓部工作。憑著我對朋友的了解和對女孩工作的判斷,兩人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朋友是絕對的老實本分之人,沒有太多社會經驗和閱歷的那一種,性格內向話不多。那個女孩子做銷售的,有著外向的性格和口吐蓮花的溝通表達能力。兩個人的能力、眼界、閱歷、認知能力都不在一個層次,交流起來難免困難。
我無意看朋友的聊天記錄。朋友把手機遞過來,我看到近幾個月的聊天記錄都保留著。“在干嘛?今天忙不忙”、“天氣不錯,祝你有個好心情”、“今天是周末,希望你玩的開心。”
除了有聊天技巧上的欠缺,這些信息,那個女孩沒回他一條。中間有幾個朋友發的13.14和52.0的紅包她收了,就回了簡單冰冷的“謝謝”兩個字,其他信息一概不回。
我勸朋友,把那個不再回你微信的人刪了吧!想聯系你的人總會聯系到你,不想聯系你的人,你的問候就是對別人的一種打擾。
朋友說:“我想知道,為什么她不和我聊,也不刪掉我?她是在給我機會嗎?”
我笑著勸他:“別傻了,人家是等你先刪掉她。就算再聯系,你們還能回到從前嗎?”
朋友說,他舍不得。
我說,那你就再等等,攢夠了失望再刪,別把自己活的那么卑微。
安慰完朋友,我陷入了回憶之中。
去年,家里的遠房姐姐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是一位離異的女性,帶著一個孩子。她小我三歲多,是我理想中的伴侶年齡。
五年前她衛校畢業,分配到廣東實習。在那邊認識了一個東莞本地男孩,隨后像許多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為人妻為人母,一切平平淡淡,按部就班。
然而,幸福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生活也不是人們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婚后一年多,她的男人不學無術游手好閑沾染上了毒品,因吸毒而被判刑,強制戒毒進了監獄。上過醫學衛校的她,當然知道毒品的危害,她也比一般人更明白,染上了毒品又意味著什么。
于是,她帶著一歲多的兒子回到了河南老家,在我們小縣城醫院,重新找了一份護士的工作。
經過親戚的介紹,我和她聯系上了。從我第一次和她聊天,冥冥之中就感覺很投緣。那段時間,加班再晚都不覺得累,因為,有目標,有奔頭。我們每晚都會打電話,每次都要聊兩到三個小時,才依依不舍的互道晚安。
我們聊音樂,我喜歡祁隆的歌,她喜歡莊心妍的歌。我們聊各自在大城市的生活趣事,聊想去但還沒去旅游的地方,相約一起去湘西鳳凰古城玩。說好,我拉著她的小手走大峽谷玻璃棧道。聊吃過的美食、聊工作中的煩惱、聊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規劃、聊一切共同感興趣的……我們好像有永遠都聊不完的話題。
她好幾次夸我有智慧,夸我講話有才氣,夸我脾氣好,體貼,會疼人。她說,我可以當她老師了。她還說,為什么我們不早幾年認識。
我說,現在也不晚。認識她,是老天對我的恩賜,讓我找到了人生的靈魂伴侶。
本以為幸福姍姍來遲,還好總算來了。
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最終我們還是敗給了殘酷的現實。
她父母急于把她再嫁出去,找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家里人才放心。在我們電話聯系不到一個月,她父母讓我回家見個面,給事情確定下來。
然而,天不遂人愿。后來的結果,并沒有像美好的憧憬那般發展。
端午節回家,她父母見到了我,簡單地吃了一頓飯,沒有過多的和我交流,單憑面試就認為我沒有能力組建一個家庭,“配不上”她女兒。說我,三十出頭的人,一事無成,還在工廠打工,能掙幾個錢,怎么能養家。
后來,她說我們做個好朋友吧,認識我挺開心的,她不后悔認識我。再后來,她慢慢的疏遠我了,借口是工作忙,生活忙。她還說,她不想再瘋狂一回了,她不想讓父母操心,這次她得聽父母的。
現在,我們都失去了打擾對方的理由和勇氣。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又慢慢地從熟悉變為陌生,漸漸的變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在愛過了幾個人,經歷了幾場感情之后我們都明白:一段好的情感是令彼此都感到舒服和愉悅的,而不是讓人感到痛苦,或一方乞求另一方。好的情感是雙方你來我往的良性互動,而不是一方盡享另一方付出的自私自利。
強扭的瓜不甜。對于一個不喜歡你的人,你自以為的對她好,在她心里可能就是負擔。
這世上,愛情是最飄忽不定,最不需要講道理的。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一定要對你好,也不是你對別人好,就能感動得了別人。
有人說,愛情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舞步的人卻未必能夠陪你走到最后。你愛的人她卻未必愛你,你想陪伴一生的人,也許最后是走著走著就散了。仿佛,這就是事實,緣分這東西,誰也說不清道不明。
已故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在世的最后日子里,給他的兒子寫的一封信,里面關于情感有這么兩段:
“沒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的。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間、心境而改變。如果你所謂的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待一下,讓時間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淀,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夸大失戀的悲。”
當一段戀情結束了,當對方提出分手的時候,即使我們再不舍,也要學著瀟灑大度地揮手告別。在感情里,一方不愛了,放手了,另一方根本沒有回旋的余地。
時間真是個好東西,可以融化一切煩惱,熨平一切創傷。多年前煩惱的事情,現在想來根本就不算個事;曾經寤寐思服想得到的東西,現在看來根本就沒那么重要。
等過了足夠長的時間你會發現,那個我們念念不忘的人,那個我們愛而不得的人;那個我們想陪伴一輩子的人;那個我們苦苦放不下的人,經過時間無限的沖刷洗禮,一樣也會慢慢淡忘直至模糊。
多年以后終于明白,我們只是喜歡那個人,而并不是離不開那個人。愛情里沒有誰配不上誰,只有誰不珍惜誰;沒有誰離不開誰,沒有忘不了的人,只看時間夠不夠久。
美好的愛情人人向往。對于有些人而言,愛情就像奢侈品,可遇不可求,有了更好,沒有,我們也要好好活。
愛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全部。結婚不是人生的目的地,生命的旅途中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緣來 ,欣然接受,緣走 ,坦然放手。每個人都不會陪你很久,但愿你能學會獨自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