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人死后會下陰曹地府,接受閻羅王的審判,罪大惡極者將打入十八層地獄。陰間負責審判的閻羅共有十位,每一位都掌管一殿,分工明確,按部就班,共同將陰間治理的井然有序。那么像這樣一套高效的地府班子是怎么建立的呢?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圣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天齊仁圣大帝就是我們最常說的東岳大帝。中國最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中,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并由此延伸出幾項具體職能: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祿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統。
歷代帝王對泰山神尊崇有加,唐代封為“天齊王”,宋代晉為“仁圣天齊王”、“天齊仁圣帝”,元代加封為“天齊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復為東岳泰山神。
《封神演義》中東岳大帝及其子炳靈公,為泰山之神,神位來源很早。即炳靈公封號,亦在宋代。但本書行世后,一般信奉的人,卻認為東岳大帝是黃飛虎,炳靈公是黃天化。
然后是北陰酆都大帝
也或許是因為某書太出名了,在古代記載最多的典籍中,陰曹地府其實是北陰酆都大帝建立的。
他的原型其實就是“四御”之一紫薇大帝。紫薇北極太皇大帝,被視為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統御諸星和四時氣候的神靈。他在幽冥界的化身就是北陰酆都大帝。
這里的化身其實可以理解成“代表”的意思,酆都大帝是有任期的,三千年一替,到期即改任。任期一到,他應該是回到天上了。
在兩位大帝之后,便是五方鬼帝,相當于地府中的“五方五老”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五方鬼帝之后,是羅酆六天
中國傳說中羅酆山的六天鬼神,主斷人間的生死禍福。羅酆六天,指羅酆山的六天鬼神,主斷人間的生死禍福。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在羅酆六天之后,才是我們最常聽說的十殿閻王
他們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此十王分別居于地獄的十殿之上,因稱此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麾下還有
首席判官崔府君、鐘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