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葉知秋洛穎雪
天清氣朗、微風拂面,中午十二點半正式出發(fā)。
一輛電瓶車兩個人,有說有笑一路順暢來到圖書館。今日到圖書館的人還真不少,多數(shù)是大人帶小孩來的,嗯嗯,還看到了外國友人,一家三口真好。
進入圖書館,不自覺地都放輕腳步壓低聲音說話,每個人都很自覺,就連吵鬧的孩子都變得很乖巧,這里學習的氣氛真得很好。
查詢的,還書的,看書的人是絡繹不絕。換了借書卡來到三樓,兒子早已經(jīng)在電梯外等候。
進入圖書室,哇喔!今天的人比上星期的人要多,桌椅旁基本坐滿了人,甚至窗邊可以坐的地方都有人。
我心想,今天不是5.20嗎,不是表白日嗎,這些小家伙都在這兒過節(jié)!?
“老媽,這里人太多,我們借回去看吧。”兒子小聲地在耳邊說。
我覺得也是,一是沒地方坐,二呢席地而坐也容易影響到別人,于是我們各自找了一本書。
兒子找的是一本《山海經(jīng)》,心心念念了好久了,上次因為圖書館借書卡換了,我證件沒帶齊,這回終于借到了自己喜歡的書,小家伙開心極了。
從圖書館出來,直接帶著兒子來到媽媽家,下午兩點爸媽午睡剛醒不久,還好沒有打擾到二老休息。
老爸讓老媽把早上再下來的梅拿出來,金黃金黃的很好看。想起小時候家門前那棵梅樹,成熟后也是這樣金黃金黃的可好吃了。
老爸說:“梅樹的品種不一樣,以前的那個品種已經(jīng)很難找到了。基本都絕種了。”
老媽說:“以前家門前的那棵叫玉梅,味道很好,現(xiàn)在這個味道是不酸,但也不太甜,還有點粉。”
我呵呵一笑,小時候好味道的東西太多了,現(xiàn)在的東西幾乎離不開農(nóng)藥,要么都是大棚里反季節(jié)蔬菜,空氣質量又差,沒得比。
兒子在一旁聽到老爸叫老媽去拿土豆洗了做菜,自告奮勇地接過老媽手里的盆和刨子,自個兒去洗土豆去皮切成段。
老爸出口大罵,我笑嘻嘻的說:“已經(jīng)不小了,是要學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等老爸走開,老媽開始嘮叨了,“你爸就是這樣,總是不舍得讓孩子干活,一直還把你們當小孩,你們小時候也是這樣舍不得讓你們干活……。”
一邊聽著老媽嘮叨,一邊和老媽一起剝豆子,兒子坐在一旁看書,時不時問個問題或者不認識的字,一直到身為主廚的老公到來。
5.20我愛你們,我親愛的家人。
ps: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沒做修改【捂臉】
齊悅夢想社群,1營1班更文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