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打卡賈玲的新年賀禮《熱辣滾燙》。
我的心也隨風(fēng)飄蕩。
不過,縣城的電影票真是天價,一張90元。
這也難怪,畢竟物以稀貴。咱們縣城只有一家電影院,如果真想湊熱鬧的話,還真沒有別的選擇。
我跟姐姐開玩笑說,要不咱們開車去市里看吧,看一場電影回來也就5個小時。而且,市里的電影票價格可是便宜一半以上呢。
90元不過是一頓閨蜜之間的簡餐錢。不過,我們骨子里刻著“勤儉節(jié)約"這四個字,如此糟蹋錢心里確實不踏實。
于是,我們決定在自家客廳里看一場老電影,享受一下三人擠一個被子的溫暖。
今天選的電影不算老片兒,但它的故事卻很容易讓人想起舊時光。
《臍帶》這部電影不僅富有哲理性,還是一部很有質(zhì)感的蒙語文藝片。電影主要講述音樂人阿魯斯回家鄉(xiāng)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母親娜仁左格,并與母親一同踏上草原之旅,尋找母親遺失的記憶。
今天不寫觀后感。先談?wù)勗u論區(qū)里的觀眾提出的問題。
關(guān)于音樂人阿魯斯放棄工作,全天陪伴母親與母親一同深入草原,有觀眾質(zhì)疑這樣的生活方式如何維持生計,如何養(yǎng)活自己和母親。確實,這是一個非常實際且重要的問題。然而,我個人認為,藝術(shù)往往超越現(xiàn)實,它提供的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哲思的引導(dǎo),而并非生活指南。在欣賞電影時,我們不必過于拘泥于其中的細節(jié)是否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完全實現(xiàn),而是應(yīng)該更多地去感受其傳達的情感深度、人性的探索以及哲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