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四排 蕓卿】
“我就是想證明給自己看,我能做到,能做好。這有錯嗎?”我帶著哭腔爭辯著。
“我理解你,但是學習、進取有很多種方式,用得著把自己弄得這么疲憊嗎?你最近總熬夜,跟孩子說兩句話就急,這都是壓力太大了。還是那句話,你要學習可以,但是影響身體健康,把家里氣氛搞得這么緊張,我不贊成……”
參加行動營期間的某晚,老公跟我做了一次深談。那天夜里,我把自己卷在被子里,抹著眼淚想著心事。
我出生成長于一個沿海小城,被父母保護著長大,生活壓力不大,困難都被他們擋在了外面,我當時沒有意識到,自己周圍有個保護罩,父母做得多,我的能力就萎縮了。這就造成思維定勢里多了一些“等”和“靠”,遇到問題習慣性不“主動”處理。人長大總是會走出原來的圈子,離開父母的保護罩,我慢慢發現了這個問題。
工作第6年,遇到點挫折,有人會認為沒什么大不了,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趕路。我當時也拍了灰塵,但腳下的路好像變作一個大坑,我在下陷和掙扎中拉扯自己,一次次努力向上爬,可卻總是回不到正路上。好些年里,我沒方向、沒動力,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軀殼。
直到2015年,一首同齡人唱的歌觸動了我,這個同齡人成為一面鏡子,折射出了我心底的想法:我也要和他一樣,追逐夢想,不辜負自己。
我開始利用網絡學習,參加一些社群訓練營,當時感覺自己有了些改變和進步,但學習一結束,我又回到做事猶豫拖拉的狀態,想法永遠比行動多。我對自己快絕望了,滿心都是負能量,我就這樣過一輩子了嗎?
一天,我正百無聊賴地刷手機,看到剽悍一只貓公號發行動營招募,當即覺得心里有什么東西在生長,這時有個聲音說:你不行,你去了也白去,堅持不了多久,還會回到老樣子的。我一直不自信,這種自我否定的聲音總會在我做決定的時刻跳到面前攔住我,于是我勸自己放棄報名想法。可是心里生長出的東西還在,我總忍不住去看公號文章,折騰了好久終于還是在快截止的時候報了名。現在想想都感謝自己把剽悍一只貓公號置頂。
回顧行動營的整個過程,我最大的收獲可以用兩個字概括——主動。
01從暗暗觀察默默潛水,到主動參與連隊群聊。
我不自信的心理,直接導致總是默默看群里的信息。不說話,有時候是真忙,有時候就是把字打在對話框里,然后默默再刪掉的過程。老鐵們都那么優秀,我會被人看到嗎?我說話,會有人理我嗎?重重顧慮像隔離層,把我和群里的老鐵們隔開好遠。但是貓叔說,在社群里,除了學習課程,更重要的是關注人,跟優秀的人學習不也是我來行動營的目的嗎?我開始鼓勵自己要主動參與群里的討論,在大群不敢說,就先去排里群交流。我發現老鐵們都特別熱情,他們的積極的回應融化了我心中顧慮的冰棱,于是我就更大膽主動地參與聊天討論,并享受這種群體帶給我的接納、抱持和鼓勵。
02從有一天沒一天運動,到主動用微習慣運動。
我一直不愛動,心血來潮在小區走圈,沒堅持一周,就用各種借口放棄了。在行動營讀書階段,看了《微習慣》明白了改變要從微小做起的道理。現在每天都堅持一個深蹲,有時候完成量超額很多,自己會很開心,這種成就感促使我更主動地堅持運動。
03從抱怨工作要求苛刻,到主動領取海報任務。
入營時想著要多參與,就報名做設計組小助手。我是零基礎,所以一開始就等著群里搞培訓,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有指導官發了設計APP操作視頻,我因為忙著打卡,也沒仔細研究。結果有一天海報任務沒人領,指導官很著急。我當時心里想,也不組織培訓上崗,我們不會怎么領任務。后來天才指導官和我私聊溝通后,我意識到是自己認知有問題,做事應該主動積極,于是每天都看那個操作視頻,中間還得到了黑貓老鐵的指導,慢慢我學會了簡單的操作,也敢接海報任務了。到快結營的時候,基本幾款海報的制作我都沒問題了,還從學習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設計的樂趣。
04從默默喜歡欣賞老鐵,到主動找老鐵加好友。
我特別喜歡黑貓老鐵,她做分享后我更覺的她很優秀,幾次在她文章下面留言,卻羞于主動在群里@她,可能是我多次留言騷擾,黑貓加了我為好友。后來想想,我一個年近40的老大姐竟然在加好友這事上這么靦腆,慚愧得很。群里每個人都值得我學習,主動聯系值得學習的人一點也不用害羞。到行動營后期,我想加好友是毫不猶豫的。思維方式轉變了,行動怎可能不改變呢?
05從面對打卡任務焦慮,到主動探索新的寫法。
前幾天的日常打卡簡直把我逼到瘋。因為長久不輸出,每天又讀書又寫文,這石頭般的任務壓得我氣喘吁吁。可是心里念著入營的初衷,想提高讀寫說能力,提高行動力就得逼一逼自己。走哪兒,手機、書、筆記三樣東西不離手,為的就是利用碎片時間抓緊寫文。隨著一天天過去,我發現自己寫文不再耗用那么多時間了,最初的焦慮也慢慢褪去。到了后來資料寫作期,我已經有精力去拓展寫作思路,嘗試不同方式寫作了。行動營期間我獲得兩次最佳提名,一次最佳,得到認可的我現在自信提升,很希望還能有人給我留些寫作作業呢。
06從心里想卻不敢分享,到主動在圈子里講課。
我在群里做過一次分享,當時是班長過來問我的,其實我差一點就拒絕了,現在想想如果真拒絕我是不是會錯失很多經驗和體會呢。貓叔說,教是最好的學。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主動積極抓住。我已經在當地學習群里做了次健康知識分享,同學們都很感謝我的總結和分享。我還寫完了一份講課稿,打算年后到社區去做健康公益講座。我還跟我的老師主動溝通過了,擔任她繪畫心理課的助手。這些都是我以前不可能做到的。
07從心里默默感激他人,到主動對人表達感謝。
有一次資料寫作,說到贊賞的方式,我發覺自己在這方面問題重重,總以為別人心里知道自己對他的感激之情。現在我轉變了想法,開始主動表達贊賞和感謝。我對關心幫助我的指導官說出心中真誠的感謝之言,我對孩子們的表揚也都說到細節,說到具體事情,對我老公更是表達了贊賞。主動表達贊賞和感謝之后,我發現世界真的變了,就像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小白兔沖著山谷喊什么,回聲就是什么。我表達的是真誠,是愛,回應給我的也都是真誠和愛。
08從一心寫文不顧家人,到主動溝通平衡生活。
因為一心想完成行動營任務證明自己,所以我最初的作息很亂,情緒焦慮,影響了家庭氣氛。后來,就像最開始說到的那樣,老公跟我進行了一次深談。不贊成我以這么折磨自己精神和身體,消耗家庭能量的方式去學習。夜里,我流著淚反思自己的做法,覺得老公說的很對,這不是正確的方式。想到了《非暴力溝通》里學到的知識,我第二天一早跟老公溝通了一次,我不再抱怨他不理解我,而是拋開情緒的外衣,去探討整件事本身,我表達了會調整自己的節奏和狀態意愿,最終得到了老公的理解支持,我們擁抱著結束這次溝通。從此,我用早起代替了熬夜,并要求自己每天半小時專注陪孩子,我的生活恢復了平衡狀態。
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里面打破是生命。我從里面打碎了我的蛋殼,打碎了短淺的見識,打碎了局限的認知,打碎了那份傻傻的不自信,還打碎了很多。在行動營里,一股新的力量從心底最深處滋生出來,來這里不僅僅是學習,更是對生命按下了重啟鍵,獲得了一次特殊意義的重生。如今,我這年近不惑的大腦中一遍一遍勾畫著對未來的憧憬。主動讀書,主動鏈接優秀的人,主動利他,主動分享,主動表達,主動承擔責任,主動……只要積極主動,極致踐行,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你們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