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一直有想辭職創業的沖動,體制內一眼就看到頭的工作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網絡上一封文言文的《辭職書》道出了我們許多體制內人員的心聲。
初始是寒窗十余載,稷下情正濃(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對家國天下胸懷深厚的情誼)
而后是不覺春去秋來,寒暑相易,白云蒼狗,滄海桑田,十五年時光轉瞬即逝。
最后是胸中所志,塊壘難消,羈索牽絆,恍然若失。
歸去來兮,人生幾何復幾何?
十五年的公職就這么一紙離職信,他就毅然決然的辭了。
可是冷靜下來后,我又會為自己任性的想法感到害怕,七年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時間想過去學一技之長,專業也未專攻,離職后又能去干什么?
我拿什么去任性?世界那么大,我又拿什么去看看?
8月24日,農民工劉遠華對學生一番飽含深情的寄語爆紅網絡。
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楊帆,沒人幫你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或許這寄語里最讓劉遠華深有感觸的是那句“我本可以……”
青春的歲月里
我們本可以去旅行,看看世界,我們卻用來玩網游,刷微博;
我們本可以閑暇時間學得一技之長,我們卻用來推杯換盞;
我們本可以不斷奮斗試錯,我們卻怯懦的龜縮不前。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我們最終沒有成為我們最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