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這部電影,我看了不止一遍。
因為人類對大自然長期的破壞導致環境惡化,全球變暖,各種極端天氣接連出現。暴風雨、海嘯、大風雪,最后冰雪封城。
開頭的每一幕都讓人揪心,人們必須努力自救才能贏得生存的機會,活下去,就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但是人類在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小,洪水泛濫,暴雨成災,大量的人流離失所。暴雪來臨,很多人凍死街頭。故事主人公的兒子被困在圖書館里,主人公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歷經苦難終于趕到圖書館,但是因為天氣持續惡化,大家都被困在里面。
困難時候,人性的光輝才會顯得異常奪目。只要不放棄希望,就可能會有生機。
主人公杰克和助手一路互相扶持,不離不棄,最終趕到圖書館。老教授和他的助手們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堅守崗位救更多的人,山姆和他的同學還有幾個陌生人在圖書館里互相幫助共度難關……
正是因為人類在災難面前的互愛互助、團結一心,才讓整個故事出現了轉機,也讓觀影的人,升起一絲希望,總期待著他們能夠脫離困境。
眾人的齊心協力終于讓他們在困境中堅持了下來,當他們站在大樓頂上,看著被冰封的城市,恍如隔世。
這就是災難片的套路。
開頭總是給人一種非常緊張的感覺,感覺整個事情已經沒有回寰的余地,就算百般努力,但是阻礙重重,最終出現困境。
這時候主人公就會站出來,以突破自我極限的能力去挑戰困境,同時也會帶領著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最終人們走向勝利,突出重圍走出困境。
災難片好看的原因就在于此,它通過設計各種波折,用劇情牢牢抓住觀眾的心,達到了共情的目的。當主人公突破自己突破困境的時候,觀眾會在感嘆成果來之不易的同時,有所反思。
3班10號倩倩 簡書最后修改時間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