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很有意思的一首詩。從詩中可以看到一千多年前的上層社會的生活,一探楊玉環三姐虢國夫人與八姐秦國夫人的風姿:不僅皮膚光滑,而且身材很好,起碼衣服裁剪搭配很合身~“肌理細膩骨肉勻”,“珠壓腰衱穩稱身”。
詩中的男女緋聞之事成了全詩的亮點:虢國夫人與楊國忠~“楊花雪落覆白,青鳥飛去銜紅巾”。
最后,對于楊國忠的惡,詩人沒有直接說,而是從一個膽小怕事人的口吻說出這樣一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不寫惡,卻惡滿盈。
這是繼《兵車行》后,這首《麗人行》是杜甫的一首佳作。
【麗人行】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意譯】
三月三日天氣晴朗,長安曲江邊有很多美麗女子。她們姿色濃艷,儀態高雅,嫻靜端莊,肌膚細膩骨肉勻稱。
滿身繡花的羅衣映照著暮春的景色,衣服上繡著金色的孔雀和銀色的麒麟。她們頭上有什么呀?薄薄的翡翠,精美的盍葉垂在鬢發邊。從背后能看見什么呀?綴有珍珠的腰帶非常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親屬,封為虢國和秦國二位夫人。精美蒸鍋中端出香噴噴的紫駝峰,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菜吃膩了犀牛角筷子久久不動,大廚們用鸞刀細細切肉,只是白忙一場。
宦官騎馬飛奔來卻不揚起塵土,御廚絡繹不絕送來山珍海味。笙簫鼓樂婉轉的音樂感動鬼神,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高官要人。
遲來的騎馬人為何洋洋得意,到軒門才下馬,徑直踏著地毯走進去。楊花飄落在水中覆蓋白,傳情的青鳥使者勤送紅巾。氣焰熏天不可一世,千萬不要走近以免引起丞相發怒。
【品讀】
這首詩表面上看寫的是三月三日的曲江宴會,其實暗中諷刺楊國忠、楊貴妃兄妹。詩中泛寫上巳節長安女子在曲江邊游覽的場面,凸現她們衣著和飾物的華貴。接著專寫楊氏兄妹設宴的情景,無論餐具還是菜肴極盡奢華之能事。最后以那個氣焰囂張的“后來鞍馬”者暗指楊國忠,又用典故隱晦地暗示了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曖昧關系。
天寶年間,楊玉環得寵,被封貴妃;其姊三人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天寶十一載十一月,其從兄楊國忠封為右丞相,在朝權傾一時。杜甫此詩作于天寶十二載春,詩歌抓住三月三日上巳節長安曲江游樂的典型場景,用“賦”法鋪陳“麗人”:先寫意態骨肉,再寫穿著打扮,再寫美食八珍,再寫音樂賓從,無不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
接下來,楊國忠登場。“楊花雪落覆白”二句,將楊氏兄妹間有亂倫之事的風聞采入詩中而略無顧忌。以上全是冷眼旁觀式的客觀描寫。
結尾處,本來一言不發的詩人忽然開口說話:“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大概有個人想湊上去看熱鬧,詩人勸阻他不可近前,以免惹禍,這也反照出了楊國忠的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