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營的課程,終于講到了我的軟肋,寫結尾。
相較于“萬事開頭難”,我寫稿的問題更容易出在能否“圓滿結束”。感覺一篇稿子寫得還不錯,整體也挺順溜,結果往往卡在最后一口,非常難受。實在是想不出來,硬湊一段的話,好好的文章瞬間黯淡了不少,絕對不可取。
今天講的6種結尾方法,常見、實用、值得專門訓練。
以下,我把它們復盤總結在這里,分享給和我有同樣困擾的小伙伴。
01 總結點題法
這是大家最常用的結尾方法。
想要用好總結點題,先要了解它的兩個作用:一是總結、深化;二是升華、拔高。
這樣一來,文章的深度和高度都有了,更具有說服力。
(反思:如何簡練地總結,如何精確地點題?)
02 引用名人名言法
這是很好用的一種方法,能流傳下來的名人說過的話語,是時間沉淀的寶藏。
平時就可以多收錄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反思:多篩選幾則名人名言,挑出最切中要害的那句。)
03 巧用反問法
我很少用,但我對這種方法很感興趣,因為帶有問號的句式,總是容易引起人思考,腦中問題過一遍,作者的觀點就會被體味多一次,這種表達方式有趣又有效。
所以,為了讓反問值得被體味,如何精彩地用好,要多想多練。
(反思:敢于反問的人,首先自己一定要有底氣,觀點要立得起立得好。)
04 引導行動法
這種方式,情感文用得比較多。
文章整體要先引起讀者的共情,再通過結尾呼吁、引導讀者如何去做。
我個人不喜歡呼吁,可能是覺得先把自己做好再說,別人自有他的自由。但不排除有些情形下也會因感動、激憤或者責任感發出呼聲,想來到時候會不由自主寫下引導的話。
(反思:引導的重點——正能量。)
05 提問法
提問法講究先提出問題,再做出解答。
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深化主題,增進文章的深度,讓讀者閱讀時感到更有力量。
(反思:因為是以深化文章為目的,提問要有水平,解答要有亮點。)
06 金句法
金句法和名人名言的不同點在于,金句未必是名人說的,但它同樣精辟、值得回味。
硬核的東西更受歡迎,學會用金句總結核心觀點,更容易吸引人。
想起我愛看《奇葩說》,就是因為那層出不窮的金句。
我個人很喜歡收藏帶金句的文章,也的確是像老師說的那樣,愛在分享鏈接的時候,復制下金句發個朋友圈。
今天通過課程我才意識到,金句是可以訓練、創作的。對啊,我聽了傅首爾那么多段子,怎么沒仔細想過她是怎么寫的呢!
弘丹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先改寫。可以從參考他人格式→結合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自己的創作練習三個步驟出發。
(反思:金句不會隨隨便便地產出,好好訓練,常思常新)
總之,寫文章無論使用哪種方法結尾,重點都是要言之有物。如果不夠精彩,別著急,按照技巧細細揣摩,總會有一種辦法幫我們突破瓶頸。
最后再給我自己個思考任務:收藏一百篇喜愛的文章,分析它們的結尾精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