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訪花刊的時候,她們工作室所在的樓層正在施工,但我們還是能夠輕松地在刺鼻的油漆味中尋覓到屬于花刊的那一間——畢竟由鮮花帶來的清新氣息不可小覷。
在和花刊的兩位創始人,紫弋和瑅文交談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地被帶入到她們渾身散發著的恬適氛圍中。馥郁環繞之下,這里好像并不是工作空間,而是一處喝茶放松、享受生活的所在。很難想象,不久之前她們的工作環境以及狀態和如今可謂大相徑庭——二位均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近十年,有著旁人艷羨不已、不折不扣的“金牌出身”。
“在四大工作的辛苦和壓力眾所周知,每年連續幾個月的忙季,常常是加班到第二天的程度。工作占據了全部,別說休閑娛樂了,基本都無“生活”可言,在這種情況下,友誼的小船簡直說翻就翻啊。”
“其實僅是辛苦也沒什么,畢竟將近十年都堅持下來了。最可怕的是重壓之下與之俱來的負能量,日積月累到一定程度,對人的影響非常大。”
也許天生就不是“安分”的人,幾經權衡后,紫弋確定如此壓抑的日子并非自己所追求,她果斷“裸辭”,想借此機會休息休息。
2015年元旦,紫弋和十余年的好友,同在四大工作的瑅文吃飯時,兩人突然聊到了彼此共同的愛好——鮮花。
“想要一起去做一件單純而美好的事,給那些和我們一樣掙扎在工作壓力下的人們,用在線就能購買到的精致花束,帶去精神上的平靜、放松,以及堅持認真生活的態度。”
這樣的理念一拍即合,隨即,瑅文也離開了四大,兩人用了半年時間進行市場調研及籌備,2015年6月,花刊誕生了。
不久前,一位日籍花藝師被花刊的美麗與創意深深吸引,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這個年輕的團隊,她是美咲,在日本生活了十余年,從師于日本花道大師。
從左至右:瑅文 ?紫弋 ?美咲
“鮮花花期約為一周”的概念給予了她們靈感。她們按照時令的變化,每周設定一個主題,再將優質的花材精致搭配,推出了「周花」的模式。
而之所以叫做「花刊」,是因為她們希望以刊物的形式,在鮮花產品之外,更多去宣揚鮮花所代表的、追求美好與幸福感的生活態度。
30th丨暖陽
33th丨鶯啼
35th丨戀人
36th丨親愛的你
39th丨芳菲
40th丨凡香
我問她們,在經營花刊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令人感動的事。
“太多了,鮮花本來就是寄寓情感的載體嘛。”瑅文說:“可如果要選出最令人感動的事出來,我認為,就是這個工作本身。”
離開了冰冷的財務數據,投身到與美好和芬芳相伴的創作中,每天都是能量的補充和心靈的治愈——因為植物本身就是帶有溫度和能量的啊。
“有朋友心情不好來找我,我就讓她幫我們寫卡片、粘信封,做完這些她就能高高興興地回去了,結果第二周,她竟然主動來幫忙了。”
就這樣,為了「用美好的東西點亮“苦逼的人生”」,即便在處理花材的過程中常常掛彩,手指已經不能進行手機的指紋識別,她們還是享受在親力親為當中;即便再忙碌辛苦,她們也樂在其中,因為認真地對待生活也是她們工作的一部分。
“我們會越來越多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幸福感來自由心而生的善意和發現美的眼睛。”現在的瑅文終于有時間重拾舞蹈,還如愿以償地完成了心理學的課程。
正如工作室里小七姑娘的感嘆——
“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幸福的工作嗎?!”
不少花刊的客人表示,她們每周一上班的動力,就是期待收到來自花刊的周花。
不過也有發生過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一位顧客向花刊抱怨,自己和辦公室領導同時收到的花束,自己的沒兩天就凋萎了,而領導的仍開得正好——“你們是不是因為他是領導而區別對待啊?”
拜托,強行加戲我花巨冤啊......店家盡最大努力把花束妥帖地配送到我們身邊,并非就意味著萬事大吉了,欣賞的同時別忘了用心打理它們,才能讓這份美麗陪伴我們更久一點。
那么,打理家庭插花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花刊很愿意分享她們和鮮花的相處之道。
▍首先,收到花后,最好盡快將花束解放,置入準備好的花瓶中。而在將花插入花瓶前,要根據花瓶的高度沿花徑45°裁剪花枝,在清水中剪切會更有利于延長花朵壽命。
▍如果花瓣有敗壞跡象,需要將敗壞花瓣摘下。另外,在將花朵插入花瓶時,還需根據花瓶中水的高度摘掉會浸在水中的葉子。
▍別忘了將附送的可利鮮營養液加入水中,也可以在花瓶中放置兩枚銅幣(5毛錢硬幣即可),用于殺菌。
▍花瓶的放置最好選擇陰涼處,切勿讓花受陽光直射,也不要放置在成熟水果旁,防止花瓣加速脫落。
▍最后,堅持每天清晨給花修剪根部、換水清理花瓶。如此可愛的存在,值得我們對它悉心照料啊。
曾有一位先生買了花刊的定制花,送給自己號稱“不喜歡花”的妻子,而這位妻子在收到了花后,竟激動地表示“從花到草到包裝紙都好喜歡!”。
其實哪會有女人不喜歡花呢?她們所不喜歡的,應該是那些價值不菲,卻制作粗糙的“俗物”吧。
這里給廣大直男的貼心建議是:如今的姑娘們也許并不再買“九百九十九朵”的賬,比起浮夸的熒光紙和夾在花朵間的小熊,她們更希望收到經過精心設計的藝術品,不在乎大小,背后的心意更重要啊。
多少人窮盡一生想去追尋美好的生活、愛好和夢想,卻往往背離初衷漸行漸遠,最終被束縛在體制的枷鎖中,日復一日過著機械又不快樂的日子。
精致的追求很難嗎?理想的生活不現實嗎?美真的高高在上離我們很遙遠嗎?
不見得吧,你看,花刊的姑娘們就做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