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分享一種生活。
不止一位朋友問過我,你公眾號發的文章是真實經歷嗎?面對這個問題我一直無所適從,顧左右而言他,有時候逃避不得,只好說,一半經歷一半虛構。經歷的是感情,虛構的是未來。
曾經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感情:男孩喜歡女孩,但是女孩不喜歡男孩,男孩煎熬度日,最后釋然。快要忘記女孩的時候,女孩回頭找男孩,男孩糾結,不知如何應對。
我總是給出這樣干脆爽快的回答:快刀斬亂麻,既然她從一開始就不喜歡你,那么以后喜歡你也是因為無奈。所以,離開。這樣的感情不足以長久。
長此以往,都是我在跟別人解惑作答,當自己真的遇到這些問題了,竟最希望自己再次愛上她。
曉晨是我的高中同學,然而整個高中時代,我們素未謀面,直到大學才偶然相識。我已經不記得我們是怎么認識的了,因為不是校友,只是同一個城市而已。我只記得我喜歡她,是一本莫名其妙的糊涂賬。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寒假時候相約坐火車回家,然而直到下火車我才見到她,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并不算傾城容顏,卻讓我一見傾心。我瘋狂地追求她,但是就像石子落入深潭,沒有回響。但足以讓我念念不忘。
每個人都有初戀,遇到她之前我沒有初戀,我以為這次就是,盡管是一廂情愿。
有人說,愛情就是還沒開始,就已經和她在夢里度過一生。我想過無數次和她終老的場景,到最后只化為幻影。
曉晨并不算瘦弱,但身體卻很羸弱,經常感冒生病,我從來不懂安慰人,也從來沒有過實質性行動,因為距離,還是她不愿提到病情,我只覺得自己無力。每次只能對著手機跟她說,吃藥,休息,鍛煉。因為每一次生病,我都不在她身邊。
實際上,我們在一起的機會很少也很短,整個大學,見過的次數寥寥可數。但這并不阻礙我們的了解,我從未感覺有一顆心如此接近,我們有很多喜歡的事物,喜歡讀書,喜歡旅行,喜歡空想。我們也有很多棘手的共同點,傲嬌,偽裝,不著痕跡。就算有太多一致,我們還是分散了。倒不如說是我不夠勇敢,她也很決絕,我沒有一點機會。
大學畢業,我想離開這座孤獨的城市,去到遠方尋找。至今數年。
也遇到一個女孩,也有過好感,也接近,然后遠離過。人生就像一趟火車,我們總要下站的。只是選擇一起出站還是你先我后,彼時心態使然。感情就像占卜,可笑中藏著必然。
我和曉晨斷斷續續這幾年,聽聞她談過一個男朋友,后來不知為何分手了。我知道她有自己的選擇與生活,于是走得更遠了。
沒有遇到過一次堅定不移的感情,讓我覺得這世界很落寞,有時候想就這樣算了,一個人也很好,愛一個人太煎熬。但是曉晨在這時候對我說,她很絕望,對感情。我也絕望了。
我心里一直罵自己,原來自己從未了解過她?;蛘哒f她不想讓我了解,我便沒有了解的機會。和她最后一次對話,我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眼眶里四處打轉,極力忍住。從來沒有一個人讓我這樣累積悲傷的情緒,自從我的至親離世,我幾次三番,半夜從夢中驚醒,忍不住嚎啕大哭。至今,唯有這一次失控爆發。
《夏目友人帳》里,夏目是伴隨著孤獨的痛苦長大,有一個同樣孤獨的妖怪對他說,你離開那個寄養的家吧,來到我這里,我來滋養你的痛苦,痛苦的心靈對我來說是一道美味。夏目或許有那么一分鐘是想這么做的,因為他確實很痛苦。但是他選擇了封印那個妖怪。他不愿向痛苦妥協,他真正需要的是溫暖,而非自我束縛。
我也希望遇到這樣一個妖怪,把我的痛苦吞噬。
一個朋友對我說,你的文章總是透著悲傷的情緒,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一個人生來就有他的情緒氣質,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主旋律,而我的音律就是悲傷。
愛情是一件痛苦的事,它讓你時刻在意失去的無能為力和絕望,但又無法補救。愛情的價值只在于得到時的歡樂,失去只會助長憂郁的蔓延,就像病菌那樣蔓延到全身,直到你成為疾病的傀儡。
我一直不相信愛情給人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即使是短時間如一年的感情,當我的朋友跟我講述一個女孩的經歷時,我才徹底相信,原來無形的東西才最具破壞力,比如感情殺人于無形,比如憂郁使人走向往生。那個女孩只和對方相處一年,分手后已然精神錯亂,險些走入深淵。有時候就是這樣,一時或一世,只在一念。
所幸我還有對世界的眷戀,才不致如此全線崩潰,感情的絕望和生活的絕望不同,失去感情我們還可以努力生活。就像宮崎駿說的: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可惜很多人把感情和生活劃等號,感情不再,便不求生活。
就是這樣,無論你怎么做,如何努力,不愛的還是不愛,沒有人憐憫你的感情,每個人都忙著自我救贖。我對她說,相信我,只要我想做到的忘懷,就一定能真的忘掉。
后半句沒能說出口:給我時間。
蘇小邪,情感治愈系90后,知道日報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