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營銷都是基于產品的營銷。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是:產品做好了銷售就自然起來了,玩那么多花樣不如把產品打磨好。
而事實是,很多低頭做產品的企業依舊逃不過沒有銷量的命運。
所以,這句話的理解并不是“產品好就是營銷好”的意思。
最近我再研究營銷咨詢到底是怎么幫企業做服務時,會發現很多的咨詢公司實際是會滲透到產品的開發環節。
舉個看似不恰當的例子。
你和朋友說今天在路上看到一美女開百萬豪車,你朋友聽了會有什么反應?至多是和你胡侃幾句就拉到。
如果你和朋友說,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一個三歲小孩再飆車,并且你還能拿出相關視頻。我想不光你朋友會感到莫名的興奮,而且會很快刷爆朋友圈。
如果你營銷的對象是“車”,并且這輛車是已經生產好了的,那么第二個故事頂多只能稱的上是事件營銷,某某汽車品牌為了吸引目光又在干一些逆天的事了。
無論這件事有多火,大家很快就會忘掉,你又得再一次去組織類似的活動,但消費者只是看看,3歲小孩開車和這輛車根本形成不了邏輯上的關系,消費者該買奧迪的還是買奧迪。
如若你通過市場洞察發現,市場上的車開起來都太復雜了,于是你根據這個需求開發了一輛很簡單就能開的車,為了宣傳簡單這個獨特點,你讓一個三歲小孩去開,那么這次營銷不僅能夠刷遍朋友圈,而且會讓大家一下子記住你這車的不同之處。
所以,同樣是廣告語,送禮還送腦白金 實際是一句戰略口號,而不是一句普通的創意口號,因為腦白金的產品設計就是圍繞送禮而設計的。
所以,營銷是基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而體現在產品的設計上,這叫營銷戰略,而某個熱點事件等等都只是營銷戰術,是為了強化營銷戰略而使用的招數。
華與華曾說過,產品的本質是給客戶一個購買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就是創意,所以創意是先于產品開發之前,產品開發只不過是將創意實體化。
一款產品是否能夠成功,在開發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而不是再開發出來后再去空想噱頭,這樣的營銷不但不能持久,而且對用戶理解你的產品毫無幫助。
所以,對營銷理解不夠深入,一心埋頭打磨產品質量的老板,很有可能會把產品不好賣怪罪在營銷經理身上。